信息名稱: |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高等學??萍荚u價改革試點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6-14-2014-0018-1 | 生成日期: | 2014-09-12 | 發文機構: | 教育部辦公廳 |
發文字號: | 教技廳〔2014〕3號 | 信息類別: | 高等教育 | ||
內容概述: | 教育部辦公廳開展高等學??萍荚u價改革試點。 |
教技廳〔201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深化高??萍荚u價改革,是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明確要求,也是教育部年度工作要點的重要任務。為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化高等學??萍荚u價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改革工作,探索實踐經驗,強化引領示范,我部決定開展高??萍荚u價改革試點,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遵循科技工作規律和科技人員的成長規律,以倡導創新質量與實際貢獻導向為核心,以踐行科教結合、分類評價、開放評價為重點,大膽突破,激發活力,推動形成促進高??萍贾蝿撔氯瞬排囵B、更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評價機制。
2.基本原則。堅持統籌謀劃,做好總體設計,堅持因地制宜,著眼于事關全局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鼓勵各校先行先試。鼓勵試點高校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發揮院系、教師和科研基地的積極性、創造性,在政策、體制和機制以及應用模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充分發揮試點高校的輻射帶動作用,及時總結和推廣試點高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全面推進高??萍荚u價改革進程。
二、試點項目及主要任務
1.科技人員分類評價改革
按照從事科研活動的特點,對科技人員實行分類評價。主要從事創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動人員,實行原創性代表性成果為重點的評價;主要從事技術轉移、科技服務和科學普及的科技活動人員,實行經濟社會效益和實際貢獻為重點的評價;從事技術支撐和服務的科技活動人員,實行以服務質量與實際效果為重點的評價。
2.平臺、基地和團隊績效評價改革
按照定位和發展目標,對基地、平臺和團隊實行整體性評價,以綜合績效和開放共享為重點,強化科教協同,注重成果轉化、技術服務、資源開放共享和科學普及。要認可團隊科技成果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同時反對無實質貢獻的虛假掛名,鼓勵基地、平臺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向社會開放科研設施。
3. “2011”協同創新中心綜合評價改革
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突出”的標準,對協同創新中心進行綜合評價。突出重大成果產出,突出協同創新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突出科教結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協同創新中心要大膽創新評價激勵機制,支持鼓勵科技人員追求卓越,服務社會。
4.以評價改革為重點的科研綜合改革
推進高??蒲芯C合改革,完善科研績效考核辦法,在人才、項目、基地各方面進一步突出創新人才培養成果、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突破成果及重大產業化成果的考核權重,建立評價成果與資源配置合理關聯機制。
5.區域高??萍荚u價改革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全面梳理和改革本部門以科技統計數據作為指標的宏觀管理、資源配置、評價評估事項及其管理規定或辦法以及實施的各類人才、項目、基地等科技工作的組織管理和評審評價指標體系,并積極指導所屬高校以改革創新精神,按照《意見》要求,深化推動科技評價改革。
各類試點項目名稱、內容及承擔單位名單見附件。
三、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切實抓緊抓好試點工作
1.加強組織領導。試點高校要切實加強對改革試點工作的領導,完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指定專人負責,加強校內組織協調,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統籌制定試點方案,統籌推進試點實施,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制度,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2.科學制訂方案。試點高校要抓緊形成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突出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立足解決重大現實問題,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明確改革目標、改革措施、進度安排、配套政策、保障條件、責任主體、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預期成果及推廣價值等核心內容。制訂實施方案要充分聽取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意見。
3.注重宣傳引導。試點高校要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參與科技評價改革。對在改革實踐中涌現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要本著有利于高校教育和科技事業發展的精神,給予保護和支持。要及時總結改革動態,加強宣傳報道、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支持高??萍荚u價改革的良好氛圍。
科技評價改革是高??萍俭w制改革的核心內容,試點高校要建立督促檢查機制,按照試點實施的計劃進度,開展跟蹤調研,及時了解情況,定期進行評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試點方案。試點實施過程中涉及的重大政策調整及成效、出現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我部科技司,我部將適時組織學習交流。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萬鵬、李人杰、李 楠
電話:010-66096358
傳真:010-66020784
地址:北京西單大木倉胡同37號教育部科技司綜合處
教育部辦公廳
2014年9月5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