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協同創新,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傳承創新
一是發揮品牌建設引領作用。按照“三貼近”工作思路,在品牌活動“常態化”和推廣輻射上下功夫。深入開展“讀懂中國”活動、“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將獲獎作品結集出版,作為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補充教材,受益學生超百萬人次。推進“院士回母?!薄敖艹鲂S鸦啬感!焙汀肮そ尘襁M校園”常態化,并向中小學延伸,舉辦活動600余場,受益學生超20萬人次。二是推動黨史教育入腦入心。精心打造青少年易于樂于接受的內容和載體,鑄魂育人、啟智潤心。組織11所高?!拔謇稀睅ьI學生創作“黨史中的教育‘大先生’”“無名的豐碑”微視頻,在學習強國等平臺播出,15集點擊量超20萬人次,大中小學師生觀后體會百萬余字。舉辦“薪火好少年 奮進新時代”——京冀牽手關心下一代主題教育活動,用革命老區阜平的紅色資源和“老校長下鄉”助教成果,引導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三是提升“三全育人”整體效能。做深做實已有工作平臺,把“五老”的豐富閱歷、深厚造詣轉化為育人優勢。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學督導員,推動出臺《首都高校思政課督導員參與“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按1:2000師生比的標準配備思政課教學督導員,目前全市500余名老同志受聘,在課程建設、幫扶青年教師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組織40名大中小學老同志教學督導員、思政課教師跨學段交叉聽課1000余節,形成調研報告為主渠道提供決策參考,目前正探索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集體備課機制和教學改革創新聯合體。抓實特邀黨建組織員工作,會同教育工委組織處制定《北京高校聘請離退休老同志擔任特邀黨建組織員工作實施方案》,聯合工委召開高校推進會部署落實,目前全市高校共470余名老同志受聘特邀黨建組織員。探索網絡新媒體環境下關心下一代工作,以承接教育部關工委課題為契機,設立“網絡新媒體工作研究中心”,制定《關于加強網絡新媒體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時代感、針對性。
二、堅持服務大局,精準發力破解難題
一是“老校長下鄉”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智”“摘帽不摘幫扶”的重要指示,開展老校長下鄉。從2016年起,三批42位老校長接續奮斗,支教京冀鄉村學校39所,惠及2萬余名學生。今秋啟動第三批老校長下鄉工作,鞏固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二是家校社共育咨詢室助力“雙減”和解決家長難題。提供精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解決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難題。從2019年起,在北京8個區的中小學幼兒園及社區掛牌40個家校社共育咨詢室,建立專家庫,試點三年,每年財政支持200萬。目前,已建立制度機制80余項,舉辦講座、活動、咨詢1800余場,惠及10萬余人次。在“雙減”大背景下,為解決家長焦慮情緒和學生心理疏導發揮積極作用。
三、堅持“黨建帶關建”,健全建強關工委組織
抓基層,打基礎,2018年率先實現16所民辦高校關工委全覆蓋,今年實現高校和基礎教育二級關工委組織全覆蓋。一級關工委組織108個、二級關工委組織2000余個,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3萬余人,一級關工委全部制定《工作規程》。
今后,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和中國關工委“十四五”規劃及教育部黨組34號文件要求,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創新推動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