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市教育局關工委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著力探索如何讓關工委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結合更加緊密,與學校課程結合更加緊密。我們選定南山和福田兩個區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關工委工作2.0版即2+3+1工作體系實踐,以促使關工委工作真正走進學校、走進課程、走進學生心里。
“2”指關工委主任雙配置。市級和10個區級教育系統關工委全部設置兩名主任,一名是現任分管領導,一名是退休領導,確保關工委工作納入黨委工作議事日程,又有利于充分發揮關工委“五老”優勢,落實經費、場地、人員保障。市教育局關工委每年工作經費(含培訓)不少于60萬元,辦公場地約200平方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安排專職人員4名。各區有相對固定的辦公場地,安排2至3名專職人員和一定工作經費。
“3”指關工委隊伍建設、資源建設和課程建設。其中,隊伍建設指建立關工委銀發人才庫。按專業特長,分門別類建立人才檔案庫,同時加強培訓學習,提升能力,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必要條件。資源建設指建立關工委資源庫。各區調動政府、社會、民間、企業等多方積極性,盤活存量,整合資源,形成覆蓋服務學生德育、法制教育、禁毒、心理健康、勞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的設施設備、場景、場館的資源目錄,為學校、學生提供資源指引和相應服務。課程建設指建立關工委課程庫。根據銀發人才優勢特長,形成可供學校、學生多樣性選擇的課程菜單,以滿足不同學校、不同年段學生群體的需求,提升“五老”工作的質量意識和服務水平。
“1”指構建關工委榮譽體系,形成關工委激勵機制。對應隊伍建設、資源建設和課程建設,設立相應的榮譽類別、稱謂、等級等。有導師、達人、模范、功勛等不同梯次。今年教師節,深圳市教育局關工委率先推動把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納入全市教師節表彰序列,有效提升關工委工作影響力,“學習強國”進行了報道。
“2+3+1”工作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的推進策略是:先試點,后推廣;階段推進,久久為功。逐步實現五年目標:與學校需求相適應的服務項目;與學校特色相融合的課程菜單;與學校協商合作的工作機制;與學生身心特點相適應的方法手段;與靈活開放大格局相適應的無壁壘資源共享。譬如南山區教育局局長親自推動南山“智慧關工”,構建三庫一體系一平臺,“五老”人才庫由23人增加到50人;錄制以“紅心向黨,教育圓夢”為主題的“五老”精品課100節;開發關工委教育基地40余個;設計了“愛心五老、優秀五老、先進五老、模范五老、功勛五老”等進階式榮譽稱號;對“五老”課程和教育基地開展星級評價;建小程序宣傳平臺,及時發布信息、政策解讀、經驗梳理和典型推廣等。
“2+3+1”工作體系開啟了先行示范區關工委工作的嶄新格局,也正在成為先行示范區關工委新的集體意識和工作指引。今年,市第二實驗學校承接教育部關工委委派制作“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視頻,以其高質量的精美效果得到教育部關工委和同行廣泛點贊。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我們和南方都市報聯合主辦全市中小學生“黨的光輝照我心”演講和朗誦視頻征集評選活動,僅評選過程中點擊量就超過百萬,成為新聞熱點,再次被“學習強國”報道。
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承載著獨特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深圳教育系統關工委將配套制訂貫徹落實《深圳市關心下一代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行動方案,以明確教育系統關工委不同階段的具體目標任務、實施路徑及預期成果。(深圳市教育局關工委)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