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秘書長 生建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其中,教育在支撐科技、人才、創新方面又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國家公費留學是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肩負著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的重要任務,面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我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回首過去5年,在教育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積極推動國際學術科研合作和學生學者流動,持續做好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全球治理人才、知華友華人才等關鍵人才培養工作。全力支持“雙一流”建設,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選派的來自“雙一流”院校的博士生占比超過80%;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支持的來自“雙一流”院校的項目達到87%。傾力構筑全球治理人才庫,5年累計選派國際問題研究及非通用語種人才3000余人,涵蓋4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68個非通用語種;另選派1726人赴82個國家的293個國際組織總部及總部外機構辦事處實習任職。著力做優做強來華留學工作,推動落實“絲綢之路”獎學金、實施招生改革、健全管理制度、加強隊伍建設、打造“留學中國”品牌,不斷提升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質量效益。通力打造人才成長“助推器”,通過優化管理流程、簡化管理事項、加強信息化建設、調整獎學金資助標準、延展服務維度等舉措,增加廣大留學人員的獲得感、認同感、自豪感。
5年來,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累計派出12.4萬人,年均資助約5萬人在外學習;中國政府獎學金累計錄取來華留學生8.9萬人,年度資助超6萬人在華學習。同時,我們還按照中央和教育部黨組的要求,圓滿完成了教育脫貧攻堅、優化留學布局、“感知中國”系列活動以及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改革等重要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貢獻力量。
面向未來,國家留學基金委將按照黨的二十大指明的方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推動國家公費留學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博選優才、精育良才、廣儲英才。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三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關鍵在于有黨的堅強領導。新形勢下,要做好國家公費留學工作,必須堅持并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切實發揮秘書處黨委和各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凝思想、促業務、強隊伍、謀發展。首先,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定的信仰夯實行動的自覺。其次,要堅持黨統攬事業發展全局,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找準二者結合的切入點,不斷加強科學研判和統籌謀劃。同時,要持續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政治歷練、思想淬煉、能力鍛煉,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可堪大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質保量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另外,要不斷深化對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意義的認識,抓好作風建設,鍥而不舍堅守為人民服務宗旨,端正思想、嚴明紀律、改進作風、久久為功,確保國家公費留學事業行穩致遠。
二是要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大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公費留學始終與新中國的建設發展同向同行,踏上新的趕考之路,我們更要緊密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著眼教育對外開放全局,做好人才培養大文章。首先,按照“四個面向”要求,提高出國留學選育人才精度。繼續加大對急需專業技術領域和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按照“加強人才國際交流”要求,通過品牌項目加大向重點國家選派研究生的工作力度;服務大國外交,做好全球治理人才培養工作,統籌推進國際組織人才、國際區域問題研究人才、非通用語種人才、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厚植培養土壤、寬闊培養渠道、廣結培養成果。其次,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加快來華留學提質增效速度。整合資源、加大推廣,吸引更多優秀學生來華進行研究生階段學習;提升“絲綢之路”獎學金質量,探索更廣泛的人才培養資助模式;做深做實“感知中國”品牌活動,進一步擴大規模、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加大宣傳,提升來華留學國際傳播能力。同時,聚焦治理能力建設,提升人才服務管理溫度。以提高國家公費留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推動完善相關管理辦法,抓實選育單位主體責任,增強服務意識和保障能力,做到有精度的管理和有溫度的服務;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以技術支撐為先導,提升國家公費留學數字服務能力。
三是要堅持守正創新?!笆卣齽撔隆笔屈h的二十大報告主題詞之一,也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委訓“忠誠擔當 守正創新”的重要內容。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堅守主責主業的同時,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也是新時代國家公費留學工作的應有之義。一方面,科學推進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國別布局和人員結構,把國家急需人才“選得出來、派得出去、管得到位、引得回來”。另一方面,協力推進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綜合改革,把好生源質量關,推動構建符合我國實際、與國際接軌的來華留學教育體系,多措并舉吸引全球高水平研究人員來華開展科研合作,不斷提升來華留學全球競爭力。同時,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領域內各類風險挑戰,推動事業平穩發展。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作為教育外事戰線上的一名黨務工作者,我將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體黨員干部一道,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竭力做好“留學國家隊”的人才培養工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