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1日,“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在重慶正在召開的“第四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上公布了最新成果,凝聚了海內外專家智慧與共識的《中華思想文化術語1》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
作為《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系列圖書的第一輯,該書收錄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首批整理、翻譯的100條術語,內容涉及文藝、歷史、哲學三大學科領域。其中既包括“道”“仁”“義”等反映傳統文化特征與思維方式的核心術語,也有“陰陽”“修齊治平”等屬于交叉學科的術語。其中個別條目,如“不學詩,無以言”“玄覽”等術語是第一次作為學科術語被挖掘整理。這些術語均提供了簡明中文釋義和英文譯文。
本書的出版標志著“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14年初,為做好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作,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以下簡稱“工程”)?!肮こ獭钡脑O立旨在梳理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維方式、體現中國核心價值的思想文化術語,用易于口頭表達、交流的簡練語言客觀準確地予以詮釋,在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傳播媒體等對外交往活動中,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國情、歷史和文化?!肮こ獭泵貢幵O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的整理、詮釋和英語翻譯得到了國內外多所高校和學術文化機構的大力支持。李學勤、林戊蓀、葉嘉瑩、張豈之等著名學者擔任顧問,70余位文、史、哲等學科及英語翻譯領域的國內外頂尖學者應邀組成專家學術團隊。經過項目組全體成員的努力,目前完成了逾百條術語詞目的撰寫與英文翻譯工作。
“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韓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旨在系統梳理由中華民族主體所創造或構建,凝聚、濃縮了中華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詞或短語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詞。這是一項開放性的學術工程,希望盡可能凝聚專家共識,進而最終在一些關鍵概念的理解和闡釋上形成一定的學術通識,為中華思想話語體系建設做出貢獻。
發布會指出,“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在維護文化主權、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播方面擔負著重要責任。2014年11月,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外語中文譯寫規范和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部際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作。教育部、國家語委將與相關部委密切配合,發揮好部際聯席會議的傳播作用。同時也希望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關注、支持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進一步加強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整理和翻譯的科學性,推動傳播的常規化、系統化。
國務院新聞辦、中國外文局等“第四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的主辦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全國的新聞宣傳、涉外工作部門、高校研究機構等的100多位媒體人士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新書發布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