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國家語委科研立項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動實施《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劃》,在“大語言文字工作”思路指導下,以服務國家事業發展需求為核心,進一步提高語言文字科研工作的站位和覆蓋面,為國家語言文字事業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過專家評審并公示,2019年共設立63項科研項目,其中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14項,一般項目6項,一帶一路專項8項,信息化專項8項,后期資助項目7項,中青班項目13項,民族班項目3項。
2019年度國家語委科研項目立項名單
序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承擔單位 |
項目類別 |
1 |
中國語言扶貧的經驗成效及相關理論問題研究 |
張衛國 |
山東大學 |
重大項目 |
2 |
魏暉 |
教育部語言文字 應用研究所 |
重大項目 |
|
3 |
“一帶一路”建設中語言服務的現狀、評價及對策研究 |
吳堅 |
華南師范大學 |
重大項目 |
4 |
面向海上絲綢之路的多語言資源庫及共享平臺建設 |
邵宜 |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
重大項目 |
5 |
新時代國家語言應急能力建設研究 |
方寅 |
常州大學 |
重點項目 |
6 |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內容及實施策略研究 |
任翔 |
北京師范大學 |
重點項目 |
7 |
漢字文化圈主要國家(地區)中小學母語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狀況調查與研究 |
蘇新春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重點項目 |
8 |
新疆中小學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與教學 |
賈媛 |
中國社會科學院 語言研究所 |
重點項目 |
9 |
孟凡麗 |
新疆大學 |
重點項目 |
|
10 |
基于大數據的貧困家庭語言能力狀況研究 |
曾丹 |
江漢大學 |
重點項目 |
11 |
漢字闡釋的理論構建與漢字文化的普及 |
李守奎 |
清華大學 |
重點項目 |
12 |
現代漢語基本詞匯百年演變研究 (1919-2019) |
楊小平 |
西華師范大學 |
重點項目 |
13 |
規范型權威字典與新中國語言文字規范化 |
程榮 |
中國社會科學院 語言研究所 |
重點項目 |
14 |
融媒體時代詞典編纂出版的創新發展研究 |
章宜華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重點項目 |
15 |
地方志體系中的語言志編撰現狀、理論與規范研究 |
陳偉 |
曲靖師范學院 |
重點項目 |
16 |
網絡媒體語言規范研究 |
王宇波 |
武漢大學 |
重點項目 |
17 |
新時代我國語言傳播與語言出版的優化策略研究 |
王巍 |
北京印刷學院 |
重點項目 |
18 |
兩岸語言文化交流實踐與理論研究 |
吳曉芳 |
閩南師范大學 |
重點項目 |
19 |
異形詞規范化研究 |
王迎春 |
中國社會科學院 語言研究所 |
一般項目 |
20 |
漢語國際傳播在東盟國家的發展對策研究 |
劉振平 |
南寧師范大學 |
一般項目 |
21 |
全球化進程中城市亞社區語言景觀研究 |
巫喜麗 |
華南理工大學 |
一般項目 |
22 |
網絡語言對青年群體語言能力影響研究 |
徐敬宏 |
北京師范大學 |
一般項目 |
23 |
少數民族地區語言產業調查研究 |
江佳慧 |
湖北民族大學 |
一般項目 |
24 |
面向公共服務和政務的少數民族語言自動問答系統建設情況研究 |
趙生輝 |
西藏民族大學 |
一般項目 |
25 |
“一帶一路”泛亞跨境傣文識別與文獻數字化保護研究 |
趙晶瑩 |
大連民族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26 |
一帶一路不同族群語言基因的DNA序列差異及其與文化教育特征的關聯研究 |
張治洲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27 |
“一帶一路”背景下南歐國家語言政策的話語視角研究 |
郭彬彬 |
中國傳媒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28 |
我國本土跨國公司語言戰略研究 |
王傳英 |
南開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29 |
“一帶一路”國家英語媒體話語建構機制研究 |
毛延生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30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亞國家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及我國的語言戰略對策研究 |
張宏莉 |
蘭州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31 |
中蒙俄蒙古語地帶多語種地名翻譯現狀及共享系統設計 |
烏敦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32 |
“一帶一路”背景下提升宗教教職人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對策研究 |
高立明 |
新疆大學 |
一帶一路專項 |
33 |
漢語隱式情感分析關鍵技術研究 |
任亞峰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信息化專項 |
34 |
基于語義與行為共同驅動的網絡水軍自適應識別研究 |
郭智威 |
重慶工商大學 |
信息化專項 |
35 |
我國中小學生數字閱讀素養測評技術研究 |
王佑鎂 |
溫州大學 |
信息化專項 |
36 |
融合詞義特征與句法構式的中文評價對象抽取研究 |
周紅照 |
許昌學院 |
信息化專項 |
37 |
開放式多語種大數據語料標注平臺——以漢、英、葡三種語言為例 |
姜贏 |
北京師范大學 珠海分校 |
信息化專項 |
38 |
基于計量指標的漢語語體模式智能識別及實證研究 |
羅茵 |
北京聯合大學 |
信息化專項 |
39 |
結合關鍵點定位及重識別技術的手語機器識別及翻譯算法研究 |
范迪 |
山東科技大學 |
信息化專項 |
40 |
面向漢語語義計算的意合語法研究與資源建設 |
荀恩東 |
北京語言大學 |
信息化專項 |
41 |
《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注》文字詞匯研究 |
黃南津 |
廣西大學 |
后期資助項目 |
42 |
清末民初北京話口語詞詞典 |
張美蘭 |
清華大學 |
后期資助項目 |
43 |
東南亞華人社區華語生活狀況報告 |
劉華 |
暨南大學 |
后期資助項目 |
44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集釋 |
俞紹宏 |
鄭州大學 |
后期資助項目 |
45 |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分級閱讀新媒體平臺建設 |
許國萍 |
復旦大學 |
后期資助項目 |
46 |
當代新詞語規范及科學語言規范觀研究 |
劉楚群 |
江西師范大學 |
后期資助項目 |
47 |
基于“通用手語”的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代替性測試研究 |
陳蓓琴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后期資助項目 |
48 |
基于語情監測的網絡空間語言失范現象及對策研究 |
覃業位 |
武漢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49 |
東南亞華人多語能力現狀及其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研究 |
姚敏 |
北京華文學院 |
中青班項目 |
50 |
70年來漢字簡化成果整理研究與數據庫建設 |
孫建偉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1 |
移民羌村語言減貧實證研究 |
葛燕紅 |
南京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2 |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非通用語教師隊伍現狀及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
張虹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3 |
語言服務視角下東北邊境城市外國語言使用情況調查研究 |
關英明 |
沈陽師范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4 |
我國大中小學寫作教育銜接的語言學研究 |
王倩 |
吉林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5 |
后脫貧時代西北典型地區語言扶貧的路徑與模式探究 |
馬成鳴 |
西北師范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6 |
大學生中華文化認知認同研究——以新疆地區為例 |
李圃 |
新疆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7 |
外向型漢語學習詞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
劉穎 |
山東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8 |
當代日本語言減災及其啟示研究 |
陳林俊 |
常州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59 |
全域旅游背景下膠東傳統村落語言景觀的設計應用研究 |
李文杰 |
魯東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60 |
網絡短視頻語言文字問題及對策研究 |
黃曉春 |
武漢大學 |
中青班項目 |
61 |
面向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的蒙漢雙語自動問答系統建設情況研究 |
娜仁高娃 |
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研究應用中心 |
民族班項目 |
62 |
西雙版納社會用字使用問題研究 |
巖溫罕 |
云南民族大學 |
民族班項目 |
63 |
生態文化保護視角下洱海湖泊語言文化研究 |
董文菲 |
云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
民族班項目 |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