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堅持特教特辦,近年來,通過實施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和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建立“普特融合、全納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把全納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前置到學前階段,啟動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支持項目,從頂層設計、支持服務、內涵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系統推進學前融合教育高質量發展,力爭做到特殊兒童入園“一個都不能少”。
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全局謀劃發展
河南省從1996年開始探索學前融合教育實踐,以鄭州市管城區奇色花福利幼兒園為代表,在普通幼兒園按照7:1的比例接收特殊兒童,逐漸形成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發展的“最初樣本”。2014年,河南省從省級層面推進學前融合教育,成立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支持中心,河南省教育廳自2015年每年遴選若干幼兒園作為全省學前融合教育的試點單位,截止目前,全省共遴選了182所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園,不僅實現了30萬人口及以上的縣(市、區)建立一所學前融合教育幼兒園的目標,還實現了全省158個縣(市、區)全覆蓋,逐步構建起“省級統籌保障、市級協調安排、縣級具體落實”的三級發展體系,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學前融合教育整體發展。
二、強化政策引領,構建支持服務體系
一是積極推動特殊兒童入園。河南省通過出臺系列政策,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特殊兒童,不斷擴大融合教育試點園范圍,大幅度提高特殊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比例。各試點幼兒園積極招收各類特殊兒童,包括自閉癥、腦癱、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聽力障礙等多種障礙類型,近千名特殊兒童獲得與普通兒童同等的入園機會。二是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2018年起將學前教育階段特殊兒童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1萬元(含民辦),對學前教育階段的特殊兒童按照建檔立卡學生標準提供保教費和生活費補助,同時還投入2300萬專項經費支持試點幼兒園資源教室建設和融合教育師資培訓;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公益組織和慈善機構為全省學前融合教育提供多渠道支持。
三、聚焦隊伍建設,促進專業能力提升
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分批、分專項、分主題對試點園園長、保教主任、骨干教師、資源教師以及家長等進行專業培訓,涵蓋融合教育理念、理論和實踐技能等方面,組織參訓教師到優秀試點園進行跟崗、頂崗實習,有效提升了融合教育教師對在園特殊兒童的專業支持能力。6年來,全省累計組織線上、線下系統培訓21場,培訓融合教育師資近1500人次。二是開展巡回精準輔導。組建省級專家巡回輔導團,對試點園在日常保教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實地輔導,“一園一案”做好精準支持。截至目前,全省共組織開展6輪巡回輔導工作,輔導試點幼兒園238所次,支持特殊兒童家庭300多個,累計支持特殊兒童近千名。三是強化融合教育教研。多次參與舉辦全國性融合教育研討會,推動學術研究引領基礎教育,同時,注重加強區域教研、聯合教研和園本教研,帶動輻射全省學前融合教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四、整合各方資源,推動實踐探索創新
河南省注重整合各方資源,建立了“多方合作、多方聯動、多方支持”的學前融合教育支持體系。集結國內外專家資源,成立河南省融合教育專家委員會,依托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建立河南省自閉癥兒童研究中心,依托河南振豫教育基金和鄭州市慈善總會設立學前融合教育發展基金,支持高校與融合教育幼兒園聯合建立學前融合教育基地等,為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提供充足、專業的支持條件和環境。
在此基礎上,還通過不斷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一是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與省級部門合作機會,共同開展針對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的融合教育培訓。二是承接民政部“中央財政關愛殘障兒童示范項目”,重點支持10所種子園建立起學前融合教育專業服務流程。三是與相關基金會合作,實施“河南省農村地區學前融合教育試點項目”,支持8所農村試點園探索農村地區學前融合教育模式,促進更多的特殊兒童接受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