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市努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聚焦殘疾兒童發展需求,以內涵發展促進品質提升,努力辦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
一、完善特教體系,促進各學段協調發展有新舉措
上海市在鞏固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成效、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保持99%以上高位穩定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實施從學前到高中階段16年免費教育,并不斷拓寬和完善殘疾人終身學習通道,完善特教體系。一是兩頭延伸,努力提升特殊教育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推進學前特殊教育設點布局,在每一個街鎮選取一所普通幼兒園設置一個特教點,舉辦特教班或開展定點定時服務,同時在普通幼兒園積極開展融合教育,為各類學齡前殘疾兒童接受早期教育創造更多機會。積極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特殊教育,在辦好上海市盲校、上海聾人青年技術學校高中階段教育的基礎上,面向智力障礙類學生在全市16個區各設立1個區級教學點,初步完成市、區兩級特殊教育中職教育設點布局。二是泛在可選,拓寬和完善殘疾人終身學習通道。積極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推動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應用工程技術大學等高校結合學科專業優勢,招收符合升學條件的盲、聾類殘疾人,并根據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殘疾人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積極探求擴展更多適合盲、聾等類別的殘疾人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優化殘疾人終身教育環境,不斷探索拓寬和完善殘疾人終身學習通道,積極推進上海開放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進行殘疾人終身教育探索實踐,重點推動基于社區學院的殘疾人繼續教育模式,為殘疾人接受更豐富、便捷、靈活的終身學習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深化醫教結合,提升特教專業服務能力有新突破
上海市于2009年啟動“醫教結合”管理機制和專業支持體系建設,2010年成功申報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推進醫教結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實踐,醫教結合已經貫穿于政策制訂、制度設計、課程教學、工作措施等特殊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極大提高了特殊教育服務能力。一是專業化。上海在市級層面確定了殘疾定點診斷醫院,統一診斷標準;在區級層面建立了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由區特教指導中心統籌,為各所學校提供醫教結合的專業指導與服務,實現“一校多醫”和“一校一醫”的合作模式。二是個性化。市教委聯合市衛計委組織多學科專家共同開展市級殘疾學生入學評估工作,為每個孩子日常教學、康復、保健工作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形成符合國家要求、體現上海特色的“一人一案”,建立殘疾學生個人成長檔案,全程記錄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三是協同化。上海市特教隊伍努力實現“三個結合”,即教育隊伍與醫學隊伍的結合(部分區校探索聘用既有教師資格、又有醫師資格的師資力量,專門設置學校保健教師崗位),教育教學與康復醫學的結合,醫院康復與學??祻偷慕Y合。
三、加強課程改革,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有新成果
上海市始終堅持推進特殊教育課程改革,把特殊教育政策、制度優勢轉化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行動。一是加強教育教學規范性和對標研究。2016年底國家頒布義務教育階段三類特教學校課程標準后,上海加強對標研究,組織開展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市、區、校全覆蓋式培訓。根據教育部教學用書目錄編制發布上海市特殊教育用書目錄,加強特殊教育用書規范,連續3年重點圍繞新課標開展特教資源建設,豐富配套課程資源。二是提高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實施的針對性。編制并實施上海市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實施指南,指導學前特教機構從不同類別和程度殘疾兒童的需要出發,合理安排殘疾兒童的一日活動,選擇適合的教育、康復內容與方法,積極開展融合教育,注重家園合作,努力提高學前特殊教育質量。三是加強中職特殊教育課程實施方案的規范性。2018年頒布《上海市特殊中等職業學校(班)課程方案》,為特殊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類別與科目的開設、整體課程計劃的設計、課程內容的選取、教學活動的實施等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四是提升隨班就讀教學的有效性。市教委教研室開展“上海市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探索滿足隨班就讀教育教學需求的方法、策略和組織形式,形成“一校一策”的校本化解決方案;啟動《上海市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課程整體規劃》項目研究,涉及隨班就讀教師4638人,組建隨班就讀實踐共同體,以融合教育理念為導向,加強對隨班就讀課程教學的管理與指導。
四、強化保障機制,各類政策扶持平臺支撐有新面貌
上海市政府歷來將特殊教育作為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民生工程來抓,特殊教育發展也使發展中的城市更有溫度。一是完善制度,系統協同支持特殊教育發展。上海制定了三輪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同時細化重點工作,確定了核心指標。各區依此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并形成與核心指標對應的主要任務分解表。市、區協同,合力推進三年行動計劃落地。堅持市、區兩級特殊教育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加強教育與衛生、民政、財政、編辦、殘聯等各職能部門的聯動與合作。與殘聯、衛健委建立“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報系統”,完善信息采集、數據交換、協同入戶等工作制度,保障殘疾兒童入學工作。二是加大投入,持續優化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各級財政、教育部門均已將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納入財政教育經費預算進行保障,生均公用經費均按照或高于市級標準足額撥付。多年來,始終以市、區專項經費方式支持特殊教育相關重點項目的研究和推進,對特教學校圖書館、普通學校資源教室進行改建,改善學生學習環境,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推進基礎教育學校無障礙環境建設,研制相關建設標準,要求學校從基礎建設、設施設備、人文關懷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創造暢通、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三是立體多元,共同構建特殊教育專業支持體系。市教委與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共建市特教資源中心,與多區共建特殊學生教育評估中心,視障、聽障學生教育指導中心,教育科研基地,特殊教育研究所等市級專業機構,并在教科研體系中落實市、區兩級特教教研員配備。在區級層面上,組建區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和殘疾兒童入學鑒定委員會。引導特教學校轉型發展,設立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為區域融合教育發展提供專業服務。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特殊學生教育評估中心,統籌全市頂級的醫療和教育資源,開展入學入園、合理便利等五類評估。同時開展相關研究,不斷完善各項評估的內容、方式和流程,牽頭培養專業評估教師,使醫教結合綜合評估更好地服務于殘疾學生學習與生活。四是落實制度,推動特教師資隊伍專業水平提升。加快配備各類特教教師,并通過與人社部門動態調整名單或設立績效增量專項補貼等方式,確保教師待遇。常年委托華東師范大學為非特教專業畢業特教教師分類開設為期1年的系統培訓,并將其納入教師職后培訓系統,計入繼續教育學分。在教師職稱中設立特殊教育序列,暢通特教教師專業發展渠道,重點關注各級各類名校長、骨干教師培養項目,幫助特教形成完整梯隊,激勵特教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