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堅持特殊教育優先發展、特惠發展,初步構建了“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兼具指導中心職能、以特教班或隨班就讀為主體兼具資源中心職能、以送教上門為有效補充”的特殊教育體系,基本實現了適齡殘疾兒童應學盡學全覆蓋。
一、優化配置,健全特殊教育體系
近年來,晉中市根據國家、省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要求,緊緊圍繞本市實際,把“重普教、輕特教”作為首要解決課題,著力健全特殊教育體系。一是出臺系列政策做保障。在市政府的統一協調下,部門聯動,對全市特殊教育現狀進行調研和摸底,找準特殊教育發展急需解決的困難和薄弱環節,制定了《晉中市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一、二期)》《關于加強學前階段特殊教育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強高中階段特殊教育的實施方案》《關于開展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及方案,為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整體構建特殊教育體系。根據特殊教育發展規律,整體規劃全市特殊教育布局,優化配置。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市級特殊教育學校1所,縣(市、區)級特殊教育學校5所(有3所兼承擔特教資源中心功能)、資源教室61個,基本滿足各類殘疾兒童的發展需求。三是堅持底線思維,加大投入。始終堅持把辦好特殊教育作為兜底工程,堅持“普惠+特惠”的原則,即普通學校有的特教學校必須普及,特殊學校需要的必須特殊滿足。實現了生均公用經費6000元,寄宿生生活補助實行全覆蓋等特惠措施確保學校正常辦學。設立市級專項資金,推進特殊教育設施設備升級更新。
二、多方協同,加快特殊教育普及進程
堅持以標準提升為切入點,大力度提升教育質量,對于特殊教育自我加壓,將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的剛性標準提升到不低于95%。一是多方協同,摸清底數。市教育局牽頭協同民政、殘聯、醫療衛生等部門,建立殘疾兒童排查機制,做到數據年年更新,摸清適齡殘疾兒童底數,構建主動干預機制。加強督導評估,把特殊教育納入政府教育目標責任制和教育發展性評價考核體系,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統籌推進,并行獎勵和問責。二是由市特殊教育學校牽頭建立特殊兒童評估專家組。自2018年起,專家組深入各縣(區、市)進行適齡特殊兒童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建立“一生一案”檔案,并提出入學安置意見。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各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2444人,在校就讀2328人,入學率95.25%。
三、夯實基礎,提升特殊教育師資水平
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為標準,著力建設學習型、研究型特殊教育教師隊伍。一是堅持“特教特辦”原則,將特教津貼提高至基礎工資的50%。2018年起,把特殊教育學校納入校長制改革范圍,每年根據評價等次發放團隊激勵獎,同時要求,普通學校在分配團隊獎勵獎時要向從事特教班、隨班就讀以及送教上門工作的特教工作者傾斜,提升特教工作者的獲得感。二是成立晉中市特殊教育聯盟,為特教教師搭建學習研究、分享交流平臺。特教聯盟成立后,依托市特殊教育學校面向全市特教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及專項培訓,并牽頭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三是通過市縣兩級財政下撥專項培訓資金,用于特殊教師的培訓學習,其中2018、2019市教育局兩年向市特殊教育學校下撥40萬元,確保學校連續兩年實現教師全員外出培訓學習。
四、優質供給,完善多樣個性課程體系
面對特殊兒童的差異性越來越大的發展趨勢,市教育局設立副科級特教專干崗位,統籌全市特教學校及特教班的課程體系建設,檢查督導隨班就讀及送教上門的適切性課程實施,形成了國家課程校本化(生本化)實施、校本課程多樣化建設、校校形成特色課程、一生一案課程表單的特殊教育課程體系,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做到教育康復雙線發展,根據殘疾兒童實際各有側重。2019年,市特殊教育學校通過山西省特殊教育學校手語、體藝兩個特色項目校認定,平遙、介休兩所特殊教育學校分別通過體藝、康復訓練特色項目校驗收。今年助殘日,市特殊教育學校與兩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書,使職業教育辦學導向更加明確;平遙縣特殊教育學校將校園建設成為農林實踐基地,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市特教學校在市綜合實踐基地的大力協助下持續開展研學活動,為全國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研學活動提供了“參考案例”。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