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積極探索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有效組織與運行,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的制度優勢,全面助力區域融合教育改革發展。
一、建立高效運行的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
在上城區政府的領導下,區教育局牽頭會同衛生健康、民政、殘聯等相關部門于2013年建立了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主要職責為開展殘疾學生評估及教育鑒定與安置、不同生態環境中學生特殊需求支持的咨詢建議與指導、教師與家長專業能力提升、學校教育質量評價、政策建議推進、特殊兒童教育維權等。
目前,上城區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服務的對象主要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智力殘疾、自閉癥、腦癱、學習障礙、語言障礙、情緒和行為障礙、肢體殘疾、多重殘疾、病弱兒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動障礙等12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少年。根據服務對象的多元特性,專家委員會成員構成也呈現多樣性,主要由教育、醫療、康復、社會工作、法律等領域專業人員組成。其中,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分為常駐委員與特聘委員。常駐委員由省內高校特殊教育專家、心理專家,省兒??祻涂漆t生、行為發育科醫生,有關律師、社會工作者等專家擔任;特聘委員是根據工作需要,為解決突發、重要的特定問題,臨時邀請其他相關專業領域人員擔任。
為確保專家委員會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區教育局與專家委員會每位成員簽訂協議,對雙方的合作內容、有關義務及權利等作出明確規定。在此基礎上,還確定了專家委員會基本工作原則:一是合作原則,即專家委員會各成員在工作中相互尊重、通力合作,立足各自專業,以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適性發展與家庭的期望和需求為導向,進行相關議題的討論以及方案的制定,并指導方案的實施與調整;二是效能原則,即通過科學合理地設置專家委員會內設機構,規范相應職能,使專家委員會各成員權責一致、分工合理,進而保證專家委員會決策科學、公正,運行合理、有效。
二、充分發揮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的制度優勢
上城區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作為第三方組織,受區教育局委托,積極服務區域特殊教育發展,功能輻射普特學校、家庭和社區。
一是科學認定,合理教育安置。每年六月,上城區教育局都會委托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對區域內適齡殘疾兒童以及普通學校申請隨班就讀學認定的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評估,根據特殊學生的評估情況結果,與學生家長、教師共同確定特殊學生最適性的教育安置方式,并向區教育局提出建議,努力為特殊兒童提供最少限制的教育環境。
二是駐點學校,護航學生成長。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專家根據學校需要,開展每周一次或兩周一次的駐點服務,深入教學一線,實時觀察特殊兒童的學習、活動情況,為教師、家長釋疑解惑,并幫助特殊兒童自主進行教育康復訓練,提升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讓優質資源直接惠及每一個學生。
三是賦能家長,促進家校共育。家長是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成長的重要參與者,是制定與實施特殊教育計劃、提供教育與康復服務的重要合作者,同時也是對兒童身心發展、行為和互動模式最具影響力的因素。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認真聽取家長的心聲,接受家長咨詢并提供家長培訓,保證家長的有效參與。由于有了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意見與建議在學校能夠更好地落地,作用得以有效發揮,家校共育有效達成。
四是助力教師,引領質量提升。普通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是保障特殊教育教學質量和融合教育成效的關鍵因素。在專家委員會指導下,上城區普通學校特殊教育教師把融合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列為研究課題,專家與普通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共同開展行動研究,提升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專家委員會專家還定期對全區普通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融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系列培訓,提升了全區普通教師的融合教育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和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質量顯著提升。
五是法律援助,維護合法權益。在特殊兒童入學、轉學涉及法律問題時,專家委員會律師委員就會針對特殊兒童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家長、教師提供咨詢,提出具有專業性的法律意見與建議,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疇內,盡最大可能保障特殊兒童的合法權益。
六是建言獻策,推動事業發展。專家委員會受區教育局委托,對區域特殊教育教學實效進行客觀評價。委員會深入教育教學現場,查閱相關臺賬,從領導與管理、辦學環境、教師隊伍建設、課程與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點評指導,提出建設性意見。圍繞全區特殊教育改革發展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和骨干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發展,開展研究、規劃、指導工作。專家們在全區召開的特殊教育聯席會議上為全區特殊教育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推動區域特殊教育高質量穩步發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