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玉溪市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特殊教育改革37個實驗區之一,開展送教上門實驗。玉溪市抓住國改區建設機遇,加大送教上門工作力度,積極探索送教上門的玉溪經驗做法。
一、加強送教上門工作領導。2015年10月,玉溪市下發了《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教育、財政、編辦、人社、衛健、殘聯等10余個部門組成的送教上門工作領導小組,把0—16歲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殘疾兒童少年列為服務對象,提供定時、定點、定量的送教上門服務,并明確市教育局統籌、市特殊教育學校具體負責全市送教上門工作管理。從2016年開始,玉溪市教育局就把各縣區送教上門工作納入教育目標考核內容,進行量化考核。由此,玉溪市形成了政府統籌、部門聯動、高位推進的送教上門工作格局。
二、完善送教上門政策保障。一是落實送教經費,玉溪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把送教上門經費列為民生類保障資金逐年落實,從2017年開始,玉溪市財政局安排送教上門專項資金50%用于送教上門教師和康復員課時專項津貼,達50萬元,2018年、2019年又增加到60萬元。二是落實送教人員,市教育局和市殘聯聯合發文,要求各縣區教育局根據送教學生家庭住址、殘障類別就近確定送教教師和康復員,形成特校教師指導送教、普通學校教師開展送教、殘聯機構康復員實施康復訓練的綜合送教模式。從2018年開始,市教育局和市殘聯對參與送教上門工作的先進教師、康復員進行市級兩年一度表彰。三是強化專業支持,全市聘請了一批國內知名的特教專家、醫學專家、康復專家作為送教上門專家組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送教學生家庭,指導調整送教方案和策略。
三、開展“互聯網+”送教上門。全市采購了150臺平板電腦配發給送教教師及康復員,在堅持現場送教上門的同時,對具備條件的家庭開展遠程送教,增加送教頻次,提高送教工作效率。
四、實施送教上門質量提升工程。玉溪市于2017年印發《玉溪市送教上門工作實施細則》,啟動以評估為導向的送教工作流程與質量管理模式,根據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障礙類別和程度,采取相關醫學專業、康復專業、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專業相結合的方式送教,最大程度彌補單一口徑送教的欠缺,為送教對象提供更加切實、急需的專業服務,提升了送教上門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幾年來,玉溪市送教上門實現了“零拒絕”和“一人一案”的目標,送教上門學生平均每月都能享受到4個課時的教育康復服務,認知、運動、生活自理、社會適應等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