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籍系統鋪架轉學“網上高速路”
最快跨省轉學52小時完成
教育部提醒家長確認學校已建立電子學籍
本報北京3月17日訊(記者 宗河)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民族中學一名學生轉往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第二高級中學,僅52小時便全部完成。全國學籍系統的聯網運行為學籍順利、便捷轉接鋪架了“高速路”。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從2014年1月10日起,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全國聯網試運行,并開展全國跨省轉學業務辦理。轉學時,家長只需向轉入學校提出申請,不再需要各地間往返奔波。從轉入學校發起申請到完成全部轉學審核,4個環節均在網上進行。按規定,每個環節辦理時間不超過10天。截至3月13日,學籍管理系統共為1141431名學生辦理省內轉學,完成跨省轉學1002例,中小學生網上轉學在絕大多數省份已經實現。
據介紹,全國正式學籍號的編碼規則是:對于有身份證號的學生,G+身份證號;對于沒有身份證號的學生,J+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3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是: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都是19位。教育部已為進入中央系統的所有學生配發了全國正式學籍號或臨時學籍號。
據了解,全國學籍系統的運行,沒有改變現有中小學管理權限,是否符合轉學條件、是否可以轉接學籍檔案、轉學后年級和班級分配等均由學生接收地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確定,但原則是不能產生新的大班額和大校額問題。
由于北京、遼寧(高中階段)、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湖北(高中階段)、陜西等利用本?。ㄊ校┳越▽W籍系統與全國對接,雖然已經全面建立了學生電子學籍檔案,但各地進展不平衡。其中,江蘇、北京已經率先實現跨省轉學,其他省份正在進行跨省轉學聯調,教育部近期將逐省驗收。四川、天津采用融合方式建設學籍系統,目前正在部署全國系統應用。黑龍江省正在加快解決高中階段學生數據的導入問題。
教育部提醒廣大中小學生家長,學生學籍全國統一、終身唯一、籍隨人走,無論公辦還是民辦,不漏一校一生。學籍制度嚴肅,學籍管理嚴格,不允許重復建籍,不允許學校接收無學籍和不轉學籍的學生。去年全國統一為中小學生建立電子學籍時,已經要求學校采集學生信息后必須打印采集表由家長確認。但抽查發現,仍然存在不為學生建立電子學籍或者學籍內容有誤的情況。廣大學生家長可以主動與學生就讀學校聯系,確認學生電子學籍已經建立且有關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無誤。各學校有義務為學生家長提供查詢服務。同時,學生跨省轉學時,家長須向轉入學校提供學生姓名、身份證號、全國正式學籍號或臨時學籍號等信息,以便轉入學校發起網上轉學。其中,全國學籍號應請轉出學校查詢提供,轉出學校要積極配合。教育部特別提醒家長,跨省轉學必須使用全國學籍號,各地原來的學籍號不能用于跨省轉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