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職成建議〔2023〕120號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西部地區現代職業教育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農村部,現答復如下:
一、已開展的主要工作
教育部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功能作用。特別是與青海、甘肅等省深化部省會商,與四川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采取一系列積極舉措推動西部地區現代職業教育發展。
?。ㄒ唬﹨f調資源,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東西協作
教育部落實東西職業院校全覆蓋行動、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行動和職業院校全面參與東西勞務協作三大任務,按照新的協作結對關系做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優化協作幫扶方式。鼓勵支持結對幫扶省份結合實際協調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對重點幫扶縣職業院校結對幫扶,在強化教師交流、專業建設、共建共享教學資源、提升院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助推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幫扶。2016年10月以來,教育部持續推進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2016—2020年)》,助力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年5月起,農業農村部會同教育部將高素質農民納入高職擴招對象范圍,為農民創設了入學免予文化素質考試、培訓經歷認定為學分等優惠政策,確立了“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培養原則,截至2021年12月共招收高素質農民8.6萬人。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會同教育部,以職業院校為重點,遴選推介了百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其中涉農職業院校82所,升級打造涉農專業。2022年,啟動實施涉農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名課名師”資助項目,引導教師更好服務鄉村振興。
?。ǘ┐_立標準,大力推動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教職成〔2022〕5號,以下簡稱《達標方案》),提出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調整,持續加大政策供給,使職業學校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顯著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整體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吸引力顯著增強。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的學校比例,“到2023年底達到80%以上,到2025年底達到90%以上”?!哆_標方案》印發后,從相關部委到省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達標工程。在部委層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提出鼓勵引導地方政府安排專項債券支持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財政部明確提出支持各地將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在地方層面,先后印發省級達標工程實施方案,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統籌工作力量、項目規劃、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達標工程各項建設。
?。ㄈ┘訌娨巹?,不斷優化西部職業院校結構布局
2021年10月以來,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十四五”期間安排教育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長期貸款等多種金融工具,積極支持西部地區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規模,新建一批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訓中心,有效改善實訓基地不足等制約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為西部地區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規模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保障。教育部持續加強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注重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和規模,推動西部地區職業教育資源的供給。2023年5月,正式備案通過四川省人民政府審批新設的遂寧能源職業學院、遂寧工程職業學院和遂寧職業學院等3所??茖哟胃呗氃盒?,支持遂寧市政府建設區域職教中心,有利于打造有影響力的區域職業教育品牌。
?。ㄋ模┊a教融合,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教育部先后出臺《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發改社會〔2019〕1558號)、《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發改社會〔2019〕590號)等系列政策措施,在西部地區遴選了一批產教融合型城市、企業,通過“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加強制度供給,鼓勵企業深度參與當地職業教育發展,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部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引導職業院校盤活職業教育集團資源,主動吸納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工作,鼓勵共同開發課程、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培養人才,推動企業和學校共同設計實訓課程,通過認識實習等形式組織參觀學習,通過崗位實習組織學生深入了解企業生產和管理模式。目前,全國共組建職教集團1500多個,吸引3萬多家企業參與,覆蓋近70%的職業院校,并遴選299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支持職業院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有關用人單位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校企雙方共商合作機制,聯合制定培養方案,并簽訂定向就業協議。
?。ㄎ澹┨嵘芰?,不斷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
2019年5月啟動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現已分兩批立項建設創新團隊364個,其中四川省入圍團隊11個,該項目推動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整體提升。加強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建設,確定170家由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優質本科院校、高水平職業院校牽頭,行業組織、龍頭企業等參與的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其中四川省有6所院校入選。此外,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持續部署教師公開招聘工作,要求強化職業學校教師配備,突出職業技術技能考察,并支持和規范職業學校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對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起到了積極作用。
?。有枨?,動態優化調整專業設置
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教職成〔2021〕2號),在科學分析產業、職業、崗位、專業關系基礎上,一體化設計中—高—本專業目錄,對接新經濟、新技術、新職業,更新升級一批現有專業、增設和適度超前規劃一批新專業、淘汰一批落后專業、科學設置職教本科專業,共設置職業教育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1349個專業。2022年11月,落實專業目錄“五年一大修、每年動態更新”要求,對接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新增專業33個,現有專業1382個。2023年,全國高職共備案開設專業點66332個,比上年增加2294個。其中,服務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產業、“一老一小”民生重點領域相關專業布點數持續增加。在此背景下,積極指導各地各校緊密圍繞區域產業轉型發展和學校辦學實際,優化專業設置和結構調整,認真做好專業設置和備案;建立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紅黃牌提示制度等機制,引導西部地區職業院校及時調整就業率過低、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深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改革,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二、下一步工作考慮
下一步,教育部將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完善政策供給、創新機制體制,深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指導和推動西部地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區域發展、鄉村振興等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一是強化區域職教資源整合。深入推進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質量,通過中央、地方、學校三級聯動,強化協調配合;推進區域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優化布局、共建共享,存量不減、盤活資源,整體提高辦學實力和水平;以服務教學為中心,硬件建設與內涵建設并重,聚焦土地、校舍、教師、設備等關鍵要素,優先補齊短板,突破政策瓶頸,提高資源投入產出效益。確保到2025年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的學校比例達到90%以上。
二是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動各地實施區域內職業院校協作幫扶,發揮職業教育東西協作長效機制作用,助力西部地區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持續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局,健全專業動態調整的機制以及招生就業與專業設置聯動機制,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相關專業。強化對高職院校專業優化設置和動態調整的指導推動,進一步引導西部地區職業院校及時調整專業設置,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增強職業教育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三是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堅持產教融合辦學主線,加強部門協調溝通,落實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企業舉辦或參與職業教育的政策導向、學校屬性、財政投入、師資建設等規定,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加快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繼續強化“金融+財政+土地”組合式激勵政策,探索建立產教融合政策執行落地情況的監測機制,指導地方建立學徒制企業標準和有關激勵政策,引導企業和院校積極開展中國特色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發揮教育部牽頭成立的國務院職業教育部級聯席會議功能,深入研討破解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有關痛點難點堵點。
四是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持續實施“職教國培”示范項目,嚴格落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打造高水平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基地。落實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制度要求,指導學校根據教師不同階段發展需求,精準安排企業和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參與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持續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擴大“雙師型”教師培養規模。完善兼職教師聘用、職稱認定等方面標準,鼓勵職業院校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社會能工巧匠等兼職任教,促進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在企業與職業院校之間相互流動,實現職教師資在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上的同步躍升。
五是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深入推進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發揮中國特色學徒制專委會作用,組織研制校企聯合培養質量標準,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服務一線培養更多現場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持續推動百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按季度調度各省職教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相銜接情況,進一步推進涉農職業教育與農業農村人才需求緊密對接,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教 育 部
2023年8月25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