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職成建議〔2023〕200號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育解決企業用人結構矛盾的建議”收悉,現就涉及教育部業務部分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加大力度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不斷增強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性。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已開始施行,國家陸續出臺了《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開展現代學徒制、產教融合型城市等一系列試點,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鼓勵行業企業全面參與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推進產教融合、校企一體辦學,校企合作已經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逐步形成了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已開展工作進展
?。ㄒ唬﹪@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
一是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教職成〔2021〕2號),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啤呗毐究茖I目錄,對接新經濟、新技術、新職業,建設新專業,更新升級一批現有專業、適度超前規劃一批新專業、淘汰一批落后專業、科學設置高職本科專業,共設置1382個專業。新版《目錄》對接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服務制造業強國建設、破解“卡脖子”關鍵技術等,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面向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等,系統梳理新職業場景、新職業崗位對技術技能人才新需求,以目錄為引領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進一步發揮行業企業在指導教育教學方面的作用,成立了新一屆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行指委)、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學(教育)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充分發揮行指委、教指委專家作用,組織研制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和行業人才供需分析譜系圖,指導職業學校加強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ǘ┚o跟產業發展趨勢,更新專業教學標準
一是進一步發揮《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的規范引領作用,2021年7月啟動《專業簡介》和《專業教學標準》修(制)訂工作,指導職業院校修(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推動相關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新版《專業簡介》已于2022年9月發布,《專業簡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展現職業教育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的最新成果,覆蓋新版專業目錄全部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的1349個專業。二是基于新版專業目錄與簡介,組織制訂首批758個專業教學標準,覆蓋全部19個專業大類及中高本三個層次的量大面廣專業。將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教學基本條件和質量保障等方面要求。
?。ㄈ勇殬I崗位要求,創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一是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會同有關部門,協同行業、地方和企業力量,借鑒國際經驗,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學徒制試點。分三批布局了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覆蓋專業點1000多個,惠及學生10萬余名,累計培養企業新型學徒超80萬人,推動把企業先進技術標準和職業能力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參與企業4700多家,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制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650多個,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企業和職業院校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學徒制。二是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2022年10月,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教職成廳〔2022〕2號),面向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在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遴選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領域制造企業,圍繞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需求,針對生產制造、測試裝調、實驗試制、現場管控、設備運維等一線崗位,校企聯合培養一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
?。ㄋ模┐龠M就業創業,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一是教育部積極推動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關于“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的要求,鼓勵、指導職業院校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自身優勢開展職業培訓,積極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培養。二是持續推進實施教育部辦公廳等14部門印發的《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 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指導各地推動職業院校堅持育訓并舉、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提高培訓數量和質量,引導鼓勵相關職業院校發揮自身優勢,結合當地需求和辦學能力,面向社會各類人員開展相關培訓。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高職學校開展各類技術技能培訓1300余萬人次。
?。ㄎ澹┱蔑@類型教育特征,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一是印發《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全國先后組建約1500個職教集團,吸引約3萬家企業參與,覆蓋了近70%的職業院校。遴選299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推進實體化運作。二是培育產教融合企業。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實施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工作。2021年7月,公布首批63家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21個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推動構建起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新模式,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
二、下一步工作考慮
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激勵機制,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一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持續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局。鼓勵職業院校結合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合理開設相關專業。健全專業動態調整的機制以及招生就業與專業設置聯動機制,由行業主管部門定期發布行業、產業人才需求信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二是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新良性互動機制,優化匹配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等領域相關專業一流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建設,聚焦專業特點,及時總結提煉相關專業建設成效與經驗,提升專業建設水平。三是實施好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重點圍繞校企聯合實施現場工程師培養、推進招生考試評價改革、打造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助力提升員工數字技能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先進制造業領域現場工程師培養的先進經驗、培養標準和育人模式。
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3年8月29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