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建議〔2023〕246號
您提出的“關于‘將昆曲藝術納入義務教育課程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提出的將昆曲藝術納入義務教育課程的建議,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高度重視在中小學校開展包括戲曲在內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積極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加強課程建設。2021年1月,教育部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強調中小學課程教材要引導學生厚植中華文化底蘊、涵養家國情懷。2022年3月,教育部修訂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語文、歷史、藝術等課程均包含戲曲等方面內容。例如,語文課程引導學生參與學校和社區舉辦的戲曲、書法等相關文化活動;歷史課程鼓勵學生探尋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具體歷史信息;藝術課程引導學生對戲?。ê瑧蚯┧囆g作品進行初步欣賞和分析。普通高中藝術課程設置“戲劇創編與表演”等模塊,音樂課程要求學生“學唱我國戲曲唱段及中外歌劇選段”,引導學生體驗藝術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二是豐富教育載體。在全國中小學校建設3369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其中戲曲類377所,包括京劇、昆曲、評劇、越劇、滬劇、黃梅戲、豫劇等劇種。每三年各舉辦一屆全國大學生和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專設戲曲項目,現場展演期間設有戲劇戲曲專場演出,加強戲曲展示交流,以展演帶動各地各校學生戲曲社團建設。積極建設并運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等新媒體,設立“優秀傳統文化”等專欄,上線一批包括戲曲在內的優質專題教育資源,為地方和學校有效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有效支撐。舉辦全國家庭教育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為孩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藝術修養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三是強化協同聯動。會同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定發布《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中宣發〔2017〕26號),積極推動戲曲藝術進校園,在大中小學開展戲曲文化通識教育。會同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共同主辦普惠性藝術教育項目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為學生近距離接觸、體驗包括戲曲在內的經典藝術提供了豐富優質資源。會同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辦公共發〔2022〕29號),指導各地進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繼續做好“戲曲進校園”“非遺進校園”“博物館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品牌活動,拓展課后服務內容,加強積極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文化素養培育,豐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進一步加強以戲曲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地方和學校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開發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戲曲相關課程,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3年8月31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