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部發〔2006〕8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教育廳(教育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事局、教育局:
近年來,全國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涌現出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汪來九、陶海林、張昭、王玉貴四位同志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汪來九,男,漢族,1951年出生,1971年參加教育工作,現為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潭鄉毛田小學(教學點)教師。他從教35年來,忠于職守,勇于創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一師一?!钡慕虒W點,擔負起毛田小學六個年級和學前班12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工作,總結摸索出一套適合山區教學的復式教學方法,為一個200多人的村民組,先后培養出70多名學生到大中專學校學習。在他從教的35年里,時刻牢記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始終堅守在大山里的三尺講臺,使毛田村民組沒有一個孩子輟學、沒有一個學生留級,學校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為提高毛田村人口素質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當地村民的高度贊譽。
陶海林,男,漢族,1963年出生,1987年參加教育工作,現為海南省工業學校教師。從教19年來,他忠于職守、扎根山區、熱愛學生、情系職教,被譽為“專家型”教師。他大膽創新,勇于探索,連續15年放棄寒暑假的休息時間,帶領學生到企業實習,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立了“會計模擬實務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他關心學生,無私奉獻,盡管收入不高,但先后捐款7萬余元,資助20多名貧困學生順利修完學業;他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甘為人梯,淡泊名利,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謝絕多家企業的高薪聘請,扎根在少數民族山區,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張昭,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出生,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現為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何家營小學校長。他24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愛校如家,兢兢業業,開拓創新,無私奉獻。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己任,想方設法為孩子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王玉貴,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出生,1979年參加教育工作,現為山東省陽信縣第二高級中學高級教師、副校長。他從教27年來,一心撲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上,嚴于律己、嚴謹治教、精益求精,以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了老師和學生家長的一致贊譽。
汪來九、陶海林、張昭、王玉貴四位同志是新時期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他們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情系學生,為我國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鑄就了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贊譽,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為表彰和學習宣傳汪來九、陶海林、張昭、王玉貴四位同志的先進模范事跡,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人事部、教育部決定授予汪來九、陶海林、張昭、王玉貴四位同志“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待遇。
全國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汪來九、陶海林、張昭、王玉貴四位同志為榜樣,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勤奮工作,積極進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人事部 教育部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