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信息廳〔2003〕5號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為推動《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落實,現將《2003-2004年度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實施要點》印發給你們,以指導本年度教育系統電子政務建設工作,請認真貫徹執行?! ?/P>
2003-2004年度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實施要點
根據《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和《全國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2001―2005年規劃綱要》及其年度建設任務書的總體要求,為了突出近期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年度建設任務,切實推動《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逐步落實,特制定2003―2004年度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實施要點如下:
一、繼續擴大電子辦公與信息交換系統(即Edoas系統)的應用范圍。在《教育部簡報》和《內部明電》采用電子傳輸方式印發之后,再確定一部分紙介質文種改由電子傳輸方式印發。各地、各校在充分調研基礎上,也要確定一批上報紙介質信息改由電子傳輸方式上傳項目,并付諸實施。各地要以該系統為基礎,逐步將電子辦公和信息交換系統的應用延伸到地、市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所屬學校。
二、提高教育行政辦公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建立該系統的安全保障體系。教育部辦公廳負責研究制定教育行政辦公系統電子信息交換標準、規范及其安全保密管理辦法,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屬高校辦公室嚴格執行24小時開機和專人負責制度,負責制定并完善接收和發送電子信息各環節工作流程和有關安全、保密制度,切實加強“教育行政辦公系統”各節點的管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負責制定該系統的數據備份和應急方案,改進加密技術,提高加密更新頻率并形成嚴格制度,確保該系統在逐步擴大應用范圍的情況下,仍保持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并于2004年1月1日前完成系統升級和注冊工作。
三、完善全國教育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的管理,提高該系統的安全穩定性和組播能力。教育部辦公廳負責研究制訂《全國教育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管理辦法》,有計劃地推進和擴大該系統的建設與應用,于2003年12月1日前完成各網絡視頻會議點的建設、驗收和收尾工作。各地、各校負責制訂本地、本校網絡視頻會議點管理辦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制定“天網、地網合一”方案,啟動利用衛星電視演播提高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穩定性的“天網”建設項目,促進該系統組播能力的提高,以適應利用該系統召開各類全國性會議的要求。
四、啟動中央級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庫建設,現階段以收集、整理和發布學校信息為目標,逐步建立決策支持、為民服務、辦學監管、應急指揮等數據庫和信息管理平臺系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由辦公室組織,有計劃地收集、整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緮祿蛣討B信息,并分門別類地整合到相應的信息管理平臺系統中,分類利用、按需發布。有關信息收集、整理,數據平臺系統建設等具體工作,委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所屬“中國教育信息網”具體實施。
推動教育基礎數據庫建設工作,擬在每個省份選擇一個地區開展教育基礎數據庫系統建設的試點工作,重點建設有關教師、學生、儀器設備、房產等基礎數據庫和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試點區域內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之間基礎數據信息的交流共享和教育統計信息的計算機網絡化管理。
五、開展教育電子政務培訓。認真貫徹落實中組部、人事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關于開展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的通知》(組通字〔2003〕1號)精神,按照分級負責、逐級培訓的原則,由辦公室牽頭,會同或配合組織、人事部門對教育系統領導干部和有關工作人員進行電子政務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電子政務的概念與模式,電子政務的實施戰略,電子政務的辦公自動化與流程,信息交流和政務資源共享,在線政務處理,電子政務應用系統,電子政務網絡與關鍵技術,電子政務建設案例,電子政務的安全等。
六、啟動教育電子政務試點工程,為進一步全面推進教育系統電子政務建設探索和積累經驗。教育部選擇部分基礎較好并有代表性的省份和高等學校,各地選擇部分地、市或縣作為教育電子政務試點單位,并承擔以下相應任務:一是推動教育電子信息交換系統逐級連通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工作;二是探索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向地(市)、縣和學校、校區內延伸的措施和經驗;三是探索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庫建設的經驗;四是探索教育電子政務培訓與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經驗。承擔試點任務的單位應建立教育電子政務試點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試點工程的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工作。試點單位的確定、管理等具體事項另行安排。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