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監〔2003〕7號
為貫徹落實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做好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監察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審計署、新聞出版總署于2003年6月26日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陳至立國務委員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F將陳至立國務委員的講話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講話精神。
陳至立國務委員在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2003年6月26日)
今天國務院七部委在這里聯合召開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按照中紀委第二次全會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的要求,進一步部署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剛才,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新聞出版總署的負責同志講了很好的意見,湖北、陜西等地介紹了開展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情況,交流了經驗和做法,我都同意。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各項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教育改革全面推進,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但由于種種原因,教育亂收費現象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區和學校還很嚴重,這損害了教育工作的社會形象,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多次指示要求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2003年初,中紀委第二次全會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決定把治理教育亂收費作為2003年全國糾風專項治理的重點之一,國務院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會議也將治理教育亂收費作為2003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要求要“突出地抓,今年要取得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明顯成效”。近幾年來,各?。ㄗ灾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許多措施治理教育亂收費。經中央領導同志同意,由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牽頭,監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新聞出版總署等部委參加建立了部際聯席會議,統一協調,加大力度,抓緊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經過努力,這幾年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育亂收費現象并未得到根本扭轉,有些地方還愈演愈烈,人民群眾對此不滿意、有意見。治理工作尚未達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ㄒ唬┲卫斫逃齺y收費,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質體現。
我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執政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而教育亂收費增加了學生家庭和個人的經濟負擔,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破壞了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違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違背了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本質屬性。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認真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行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的高度,充分認識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扎扎實實、嚴肅認真地抓好這項工作。
?。ǘ┲卫斫逃齺y收費,是保證我國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措施,保證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尊師重教,始終以極大的熱情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當前在一些地方和學校發生的亂收費現象,干擾了黨和國家教育方針與政策的貫徹,傷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的感情,損壞了教育事業賴以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同時,教育領域存在的種種亂收費問題,以及由此誘發的腐敗現象,不但干擾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腐蝕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師隊伍,還影響了青少年學生的幼小心靈,影響了青少年學生的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影響他們健康成長。因此,治理教育亂收費,對于營造良好的教育發展環境,保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ㄈ┲卫斫逃齺y收費也是“依法治教”的需要。
教育事業是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學校是教書育人的神圣場所。因此,對教育事業、對學校的管理,應該更加規范嚴格。教育亂收費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定,實際上是違法違紀行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更加自覺、更加認真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為“依法行政”的表率;各級各類學校要成為“從嚴治教”、“依法治?!钡哪7?。
?。ㄋ模┲卫斫逃齺y收費,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影響面大。發生在一些地方和學校的教育亂收費現象,是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群眾意見大,這不但影響了教育的形象,還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威信。因此,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已成為當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央對此高度重視。加大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力度,堅決剎住教育亂收費這股歪風,事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全局。不僅有利于維護教育事業的聲譽、改進教育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而且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局的需要,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好這項工作。
二、突出重點,加大工作力度,確保2003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中紀委第二次全會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治理教育亂收費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實現2003年學校亂收費的案件數量和亂收費的金額明顯下降的目標。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了七部委聯合制訂的《關于2003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各地區要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紀委第二次全會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國辦轉發七部委的文件規定。以治“亂”為重點,在規范上狠下功夫,并突出抓好以下幾項工作,確保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ㄒ唬┱J真落實基礎教育“一費制”和“三限”政策。
為了切實減輕貧困地區農民負擔,經國務院批準,從2001年2月開始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行“一費制”,這是治理農村中小學亂收費,減輕農民負擔的一項重大措施。2002年,根據實際情況,有關部門對“一費制”的標準作了修訂。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從2002年秋季開學起,全國所有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都應實行“一費制”。但是據了解,目前尚有一些地方仍未實行“一費制”。2003年,各地必須在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農村小學、初中全面實行“一費制”。各地政府要切實落實此項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不實施或推遲實施。
公辦高中擇校生的高收費問題,是當前治理教育亂收費的另一個重點,也是當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一個問題。為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委在2002年制訂了公辦高中擇校實行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的“三限”規定。各地區都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嚴格規范這些學校的收費行為,嚴格執行“三限”規定。
?。ǘ┱J真執行國家規定的高等教育收費政策。
自2000年開始,經國務院批準,教育部、原國家計委、財政部每年都下發專門通知,對高校收費做出明確規定。2003年5月,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再次發出通知,穩定收費項目和標準?,F行的收費標準已經穩定了三年,今后還要再穩定一段時間。各地區、各高校必須嚴格執行2003年兩部一委的通知,加強監督和檢查。任何高校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違反規定亂收費、高收費。
?。ㄈ┻M一步規范收費行為,認真落實教育收費公示制度。
要進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收費透明度。各地區必須嚴格執行原國家計委、財政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建立教育收費公示制度的通知》的規定。要在2003年秋季開學前,對本地區學校的收費項目、標準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核查,凡不符合規定的項目、標準要一律廢止。要將本地區各類學校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投訴電話等向社會進行公示。每個學校要將上述收費內容和支出情況在校內張榜公布,自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教師的監督。對違反國家規定的收費,學生和家長有權拒交,并向價格、財政、教育、糾風、監察等部門舉報。
嚴禁地方基層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巧立名目擅自收費,自行提高收費標準;嚴禁通過學校向學生搭車收取任何費用和向學校進行任何形式的攤派;嚴禁利用各種手段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和報刊雜志。同時,也要加強對收入支出的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學校要嚴格執行校務公開和審計制度,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嚴禁以各種理由擠占、挪用學校按規定所收取的費用。
?。ㄋ模┘訌婎I導、明確責任,嚴肅查處各種亂收費行為。
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涉及面寬,各部門要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各級人民政府要對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負總責,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地區治理教育亂收費的工作機制和責任制。同時,各地區要結合政府職能轉變,抓緊完善教育收費舉報和社會監督制度,建立學校收費巡查制度。鼓勵群眾舉報和社會媒體監督。要加強輿論宣傳的力度,使有關教育收費的政策家喻戶曉,努力營造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良好氛圍。2003年秋季開學后,各地要對學校的收費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督導、檢查。對違規收費行為,要堅決查處,決不姑息。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監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等部門要對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收費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亂收費案件,要及時查處并公布結果。對頂風違紀、影響惡劣的亂收費案件,要從嚴處理,并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三、完善政策,形成綜合治理教育亂收費的有效機制
產生教育亂收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復雜的。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各地區、各部門在努力抓好幾項重點工作的同時,要認真總結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經驗與教訓,認真研究分析原因,探索綜合治理教育亂收費的有效機制和對策。
?。ㄒ唬┻M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管理體制。
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義務教育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要徹底治理農村地區存在的教育亂收費現象,必須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管理體制。2001年,國務院決定對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這是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調整。兩年多來,在國務院的領導下,經過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村義務教育的狀況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拖欠農村教師工資的現象已有了根本好轉,但管理體制的調整在一些地方還未完全得到落實。要繼續抓緊落實國務院的有關規定,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要以保工資、保運轉、保安全的“三?!睘槟繕?,抓緊研究完善“以地方政府為主、分級管理負責”的農村義務教育責任機制,解決好農村義務教育面臨的種種問題。
?。ǘ┣Х桨儆嫾哟髮逃慕涃M投入。
近年來,各級財政均大幅度增加了對教育的投入。200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41%,比1998年提高了近1個百分點。中央財政對義務教育的支持明顯增加。中央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已占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總量的相當比例,在中西部地區,中央財政投入所占的比例更高。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之初,溫家寶總理就明確指示,今后教育經費的增量部分,要主要用于農村教育。最近國務院又決定,在確保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的同時,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央財政要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信息化建設和貧困學生教材的免費供應工作。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工作,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工作的關心和重視。但從全局上看,經費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約教育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還必須下大力氣解決好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問題。實施義務教育的主要責任在政府,義務教育的管理主要在地方。地方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進一步鞏固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的機制,建立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和校舍建設、維修經費的正常投入機制。省級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解決好農村中小學實行“一費制”后產生的經費缺口問題。要進一步調整、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依法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機制??傊?,要千方百計增加投入,為治理教育亂收費創造良好環境。
?。ㄈ┡Υ龠M學校之間的協調、均衡發展。
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是造成教育亂收費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心情非常迫切。而不同學校之間在辦學條件、辦學水平方面存在的較大差異,為一些地方和學校的亂收費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和條件。目前,群眾對城鎮重點初中、高中的“擇校、高收費”問題反映十分強烈。學校之間協調、均衡發展的問題不解決,既無法實現教育的公平與機會均等,也無法徹底解決擇校高收費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要抓緊改造薄弱學校,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這是治理亂收費的治本之策。不少地方在逐步實現各校之間的均衡發展方面已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各地要高度重視并認真研究這一問題,加強統籌規劃,加大經費支持,狠抓幾年,使這一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ㄋ模┻M一步深化改革,不斷提高教育經費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我國教育工作的一大特點,是窮國辦大教育。為此,我們在發展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不斷深化各項相關改革,向改革要效益。各地區要進一步做好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制定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與建設標準,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教育經費管理,不斷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學校人事管理,嚴格管理學校的人事編制。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要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堅決清退不合格的教師,嚴禁向教育系統安排不合格人員。農村地區要以“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為主要內容,全面深化農村教育改革,提高辦學效益,改善教育經費的有效供給,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為徹底治理教育亂收費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ㄎ澹﹫猿忠婪ㄖ钨M,使教育收費的監督、管理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加強法制建設是治理教育亂收費的根本措施。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做好新一屆政府工作要堅持依法行政?,F在存在教育亂收費現象,一是由于我們關于教育收費工作的政策法規還不健全,監督制度不落實,工作有漏洞。二是一些單位和個人法律意識、政策觀念淡薄,不執行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規定,從局部利益出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廣大干部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他們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自覺性;同時要在現有政策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教育收費的各項政策、規定,使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步入法制的軌道。
同志們,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任重道遠。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本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狠抓落實,使2003年的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取得明顯的、令人民群眾滿意的成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