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辦政字〔2001〕501號
為落實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和共青團中央頒布的《2001-2005年中國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規定的工作任務,在“十五”期間切實推進我國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事業的發展,解決實施《綱要》存在的基礎工作薄弱、高素質隊伍缺乏、地區差異過大以及社會力量分散等問題,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和共青團中央決定,從2001年起在全國推進《綱要》的實施工作?,F就推進實施工作的有關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加強科學技術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質,是保障持續增強我國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因此,在新時期培養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提高我國青少年科技素質,保障我國“科教興國”戰略順利實施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戰略性工程。
各級科技、教育等部門和組織,以及各有關單位、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青少年科技素養的重要意義,深刻認識“十五”期間推進《綱要》實施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制定工作計劃,配備必要力量,提供一定條件,加強對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的領導,切實推進《綱要》的實施工作。
2、青少年科普工作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導思想,以《綱要》為行動指南,以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大力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同時,注意普及道德知識、道德規范,尤其要宣傳普及“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堅持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廣泛性、實踐性和選擇性,通過對青少年科學態度,科學知識、技能,科學方法、能力以及科學行為、習慣等四個方面的培養,樹立他們的科學思想、科學觀念和道德意識。
二、加強青少年科普工作和推動《綱要》實施的主要任務
3、在“十五”期間,要進一步改善當前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所面臨的基礎工作薄弱、高素質隊伍缺乏、地區差異過大以及社會力量分散等問題,完成《綱要》實施所需的學生、教師科技教育資料的編撰,探索指導青少年科普活動開展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加強對科技教師及科技輔導員的培養與培訓工作,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動監測評估制度。
通過實施這些工作,完成《綱要》規定的各項任務,達到《2000-2005年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綱要》所要求的大幅度提高廣大青少年的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直接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
4、根據《綱要》內容與目標的要求,加強學校教師和學生開展科普活動所需的學習資源、活動方案、活動材料、多媒體資料等資源的開發。以科研為依托,在對原有經驗進行總結和提高的基礎上,完成中小學校實施《綱要》的基礎性工作,提出在中小學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較為普遍適用的活動模式和行動方案,以及學校教師、學生用書、學具、用具的開發方案。開發科技教師及輔導員培養與培訓用書,提出促進中小學專職教學輔導人員素 質提高的工作方案,及其相關的培訓資料和方法。加強對科技活 動實驗室(操作室)活動內容和設備的研究,加強科技活動資源 庫(包括科技活動方案庫、科技活動人力資源庫、學習資源庫和 影視資料庫)的建設。
5、加強青少年科普活動,推進《綱要》實施需要高素質的科技教師、科技輔導員、科普工作者,以及各種科技、教育力量的支持。因此,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大力加強對科技教師、輔導員和科普工作者的科技教育,探索科技教師及科技輔導員培養與培訓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在有條件的師范院校要開設科技傳播與教育選修課,并在其他相關課程中滲透科技教育,各級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和教師培訓基地等教師培訓機構也要積極承擔科技教師及輔導員的培訓任務??萍冀處熂拜o導員的培訓要包括國家級培訓者的培訓,各級與科技教育相關教研員的培訓、骨干教師的培訓,科技場館的科技輔導員培訓等多個層次。同時,要積極開展科技教師之間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探索與青少年科技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合作開展科技教師培訓及交流活動的經驗與模式。
6、探索建立以學校為主體,社會力量聯動,共同推進青少年科普活動開展的新機制。要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并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的作用,除校內開設的科技課程外,還要以多種形式開展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形成全方位、立體的科技教育。要將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及科學行為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落實。要將培養青少年科技素質和創造力作為學??萍蓟顒拥目傮w目標,將其融于各學科教學之中,并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要積極探索學校與所在街道、社區和城市的科技場所、科普基地、高等學校、研究院所、圖書館、高新技術企業、大眾傳媒和家庭聯合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模式和方案,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資源參與青少年科普活動,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青少年自身教育的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
7、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普活動監測評估制度,建立青少年科技素養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各主體開展科技活動過程與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各級科技、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建立青少年科普活動監測評估制度作為推進《綱要》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綱要》規定的目標和任務,對中小學校、社區、科技場館(站)、大眾傳媒等主體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過程與效果進行評估,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獎勵,并研究提出適合相應主體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激勵措施。
三、各部門通力協作,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力推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開展
8、各級科技、教育、宣傳部門,各級科協、共青團組織,以及學校、科研院所、大眾媒體等單位要加強對現有青少年科普活動資源的整合,以《綱要》目標為指導,以《綱要》內容為核心,因地制宜地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
要加強《綱要》實施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開展科技教育的理論研究,設立科技教育論壇等方式,促進科技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通過開展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動方案征集和評選活動、中小學科技活動、器材征集評選活動,促進科技活動資源的開發創作。要加強學校與社區、科技場所、大眾傳媒、企業、家庭的科技教育聯動活動,包括各主體組織開展的形式多樣的中小學生創造發明活動、各種科技競賽活動、科技夏令營、社區科技俱樂部、科技周、科技月、科技節、國際交流等活動。
9、加強青少年科普隊伍的建設。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熱心參與青少年科普工作,在完成日??蒲腥蝿盏耐瑫r,積極投身青少年科普宣傳和創作活動,結合本職工作向青少年大力普及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要加強對《綱要》內容的貫穿,注意培養中小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組織青少年參加校內外的各種科技活動,積極投身青少年科普資源的創作。同時,要在科技、教育工作者中和已離退休人員、大學生中大力發展青少年科普志愿者和科技輔導員隊伍,指導和幫助青少年科普活動的開展,配合《綱要》的推進實施。
各類專業學術團體要進一步加強與中小學校的聯系與協作,積極參與同《綱要》有關的青少年科普資源創作工作,并通過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參加的各種科技競賽、科技夏令營、中小學生創造發明等活動,為《綱要》的實施發揮重要作用。
10、充分利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大眾傳媒、家庭、城市社區、企業等各類社會組織,抓好《綱要》實施的網絡建設。各類社會組織要廣泛學習《綱要》的有關內容,結合《綱要》加強對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宣傳和參與??萍?、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在前期“科研院所開放進行科普的指南與示范”試點工作,以及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向中小學生開放的意見》的基礎上,根據《綱要》的目標和內容,組織開展面對青少年的參觀、講座、競賽、動手活動和科普創作,并推行科普工作制度化。
大眾媒體是青少年獲取知識和信息的第二大來源,要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紙、期刊、網絡等傳播手段,增加對青少年科普活動和《綱要》內容的宣傳報道,通過開設青少年科普欄目,攝制、編寫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青少年科普節目,提出大眾傳媒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方案,配合《綱要》的推進實施。各級科技、教育行政部門、黨委宣傳部、科協和共青團組織要聯合媒體機構,組織開展面向科技影視、廣播創作人員,媒體記者和圖書編輯人員的科普培訓活動,通過培養一批了解科技、了解青少年科技需求的媒體工作者,發揮大眾媒體對提高青少年科技素養的作用。
將加強青少年科普活動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社區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資源和政府組織體系,根據社區青少年的學習、生活特點,有針對性地舉辦各種科普講座、展覽、培訓、科技競賽、科普游園等活動。同時要加快青少年社區科技活動基地、社區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開展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科技活動的模式研究。
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投資舉辦青少年科普活動,組織企業對所在社區內的青少年科普活動給予人員、場所等方面的支持,吸引他們參與青少年科普教育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工作。
11、做好青少年課外科普活動的陣地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場館、重點實驗室、科學中心、社區校外活動場所等設施的作用。在各地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科技活動功能的設計中,要突出《綱要》的有關要求;在展教方式和內容設計,以及科技場所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方案設計上,要依據《綱要》的內容,體現《綱要》的思想,對有關設施、設備、展品的研制工作,可以引入企業參與。
12、吸收和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先進經驗,在科普資源開發、師資培訓、活動形式和內容設計、模式摸索等方面加強與她們的交流與合作。
四、切實加強對中小學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領導,全面推進《綱要》實施
13、推進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開展和《綱要》實施工作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各級科技、教育行政部門,黨委宣傳部門,科協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加強青少年科普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通力合作,建立健全推動《綱要》實施的良好運行機制,有條件的地方要從經費中安排一定額度用于推動《綱要》的實施工作,為《綱要》的貫徹落實提供必要保障??萍疾?、教育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和共青團中央共同負責指導全國的《綱要》實施工作。
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協將委托有關研究機構、高等學校,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和《綱要》實施的研究和業務咨詢,并及時反映情況,總結經驗。
14、按照典型帶動、因地制宜、加強基礎和逐步推進的原則,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分階段完成《綱要》規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提出《綱要》的推廣方案,表彰在推進實施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并對參加實施單位的進展情況進行測評??萍疾?、教育部等部門將根據《綱要》目標和任務的需要,有選擇的將部門和地方開展的部分活動與項目納入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的重點聯系范疇,重點聯系的實施單位將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普活動試點單位”稱號,給予情況跟蹤及必要的指導和支持。
各級科技、教育等有關部門、人民團體,以及學校、科研院所、大眾媒體等單位要根據本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十五”期間,努力完成《綱要》實施的各項任務,開創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