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技函〔2001〕3號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000年度的評審工作業已結束。經學校嚴格遴選、推薦,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審,《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領導小組審核,2000年度在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信息五個領域共評出86名年輕學者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現予以公布并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資助金額30萬元,其中教育部資助金額20萬元,學校配套10萬元。學校匹配的經費要求在2001年先期落實,教育部將根據各校匹配經費的落實情況再下撥資助金額。 
  2、資助時間從2001年開始至2003年結束。 
  3、凡已獲得2000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獎》資助和《百人計劃》的入選者,教育部只給《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稱號,不再下撥經費。 
  4、《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資助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辦法按原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經費試行辦法和原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后續管理辦法(教人〔1995〕90號)執行。 
  希望各校對入選人員給予關心、支持,鼓勵他們為科教興國多作貢獻。
2000年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名單
(按姓氏拼音排序)
| 
 序號  | 
 姓名  | 
 從事專業  | 
 工作單位  | 
| 
 1  | 
 白海力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天津大學  | 
| 
 2  | 
 包景東  | 
 物理  | 
 北京師范大學  | 
| 
 3  | 
 陳珂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北京大學  | 
| 
 4  | 
 陳大岳  | 
 隨機過程及其應用  | 
 北京大學  | 
| 
 5  | 
 陳勁楓  | 
 蔬菜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 
 6  | 
 陳偉中  | 
 聲學  | 
 南京大學  | 
| 
 7  | 
 陳瑤生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華南農業大學  | 
| 
 8  | 
 樊瑜波  | 
 力學  | 
 四川大學  | 
| 
 9  | 
 方世良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東南大學  | 
| 
 10  | 
 馮西橋  | 
 固體力學  | 
 清華大學  | 
| 
 11  | 
 符方偉  | 
 信息論  | 
 南開大學  | 
| 
 12  | 
 顧長志  | 
 凝聚態物理  | 
 吉林大學  | 
| 
 13  | 
 顧建新  | 
 生物化學  | 
 復旦大學  | 
| 
 14  | 
 韓振海  | 
 果樹  | 
 中國農業大學  | 
| 
 15  | 
 郝晉珉  | 
 土地利用  | 
 中國農業大學  | 
| 
 16  | 
 何維  | 
 免疫學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 
 17  | 
 胡望宇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湖南大學  | 
| 
 18  | 
 懷進鵬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19  | 
 黃慶安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東南大學  | 
| 
 20  | 
 惠昌常  | 
 數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 
 21  | 
 紀越峰  | 
 光纖通信網絡  | 
 北京郵電大學  | 
| 
 22  | 
 簡懷玉  | 
 應用數學  | 
 清華大學  | 
| 
 23  | 
 李毅  | 
 植物病毒學  | 
 北京大學  | 
| 
 24  | 
 李勇  | 
 應用數學  | 
 吉林大學  | 
| 
 25  | 
 李鳳民  | 
 生態學  | 
 蘭州大學  | 
| 
 26  | 
 李福利  | 
 理論物理  | 
 西安交通大學  | 
| 
 27  | 
 李凌松  | 
 分子生物  | 
 北京大學  | 
| 
 28  | 
 李象遠  | 
 化學  | 
 四川大學  | 
| 
 29  | 
 李永丹  | 
 工業催化  | 
 天津大學  | 
| 
 30  | 
 李有泉  | 
 理論物理  | 
 浙江大學  | 
| 
 31  | 
 栗占國  | 
 免疫學  | 
 北京大學  | 
| 
 32  | 
 劉昌勝  | 
 生物材料  | 
 華東理工大學  | 
| 
 33  | 
 劉建亞  | 
 基礎數學  | 
 山東大學  | 
| 
 34  | 
 劉衛國  | 
 電機電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 
 35  | 
 陸夕云  | 
 液體力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36  | 
 羅軍舟  | 
 計算機網絡  | 
 東南大學  | 
| 
 37  | 
 馬正強  | 
 作物遺傳育種  | 
 南京農業大學  | 
| 
 38  | 
 孟安明  | 
 發育生物學  | 
 清華大學  | 
| 
 39  | 
 倪軍  | 
 凝聚態物理  | 
 清華大學  | 
| 
 40  | 
 龐代文  | 
 物理化學  | 
 武漢大學  | 
| 
 41  | 
 彭聯剛  | 
 數學  | 
 四川大學  | 
| 
 42  | 
 彭蘇萍  | 
 工程力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 
 43  | 
 彭孝軍  | 
 精細化工  | 
 大連理工大學  | 
| 
 44  | 
 錢宇  | 
 化學工程  | 
 華南理工大學  | 
| 
 45  | 
 邵榮光  | 
 分子藥理學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 
 46  | 
 沈毅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47  | 
 施毅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南京大學  | 
| 
 48  | 
 石兢  | 
 凝聚態物理  | 
 武漢大學  | 
| 
 49  | 
 蘇忠民  | 
 物理化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 
 50  | 
 孫蒙祥  | 
 植物發育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 
 51  | 
 孫明  | 
 農業微生物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 
 52  | 
 田建國  | 
 光學  | 
 南開大學  | 
| 
 53  | 
 汪越勝  | 
 固體力學  | 
 北方交通大學  | 
| 
 54  | 
 王銳  | 
 生物化學  | 
 蘭州大學  | 
| 
 55  | 
 王秉中  | 
 微波技術  | 
 電子科技大學  | 
| 
 56  | 
 王建祥  | 
 固體力學  | 
 北京大學  | 
| 
 57  | 
 王劍波  | 
 有機化學  | 
 北京大學  | 
| 
 58  | 
 王鐵軍  | 
 固體力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 
 59  | 
 王友年  | 
 等離子體物理  | 
 大連理工大學  | 
| 
 60  | 
 王玉忠  | 
 化學  | 
 四川大學  | 
| 
 61  | 
 吳嘉達  | 
 光學  | 
 復旦大學  | 
| 
 62  | 
 吳林志  | 
 工程力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63  | 
 武強  | 
 水污染  | 
 中國礦業大學  | 
| 
 64  | 
 夏之寧  | 
 分析化學  | 
 重慶大學  | 
| 
 65  | 
 徐柏慶  | 
 物理化學  | 
 清華大學  | 
| 
 66  | 
 徐建閩  | 
 自動控制  | 
 華南理工大學  | 
| 
 67  | 
 徐天樂  | 
 受體藥理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68  | 
 許洪偉  | 
 基礎數學  | 
 浙江大學  | 
| 
 69  | 
 許希武  | 
 飛機設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70  | 
 閻超  | 
 流體力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71  | 
 楊放春  | 
 通信網技術  | 
 北京郵電大學  | 
| 
 72  | 
 楊光圣  | 
 作物遺傳育種  | 
 華中農業大學  | 
| 
 73  | 
 楊樹興  | 
 飛行器設計  | 
 北京理工大學  | 
| 
 74  | 
 葉建仁  | 
 森林保護學  | 
 南京林業大學  | 
| 
 75  | 
 殷福亮  | 
 信息處理技術  | 
 大連理工大學  | 
| 
 76  | 
 尹民  | 
 凝聚態物理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77  | 
 余學清  | 
 腎臟病學  | 
 中山醫科大學  | 
| 
 78  | 
 庾建設  | 
 應用數學  | 
 湖南大學  | 
| 
 79  | 
 袁建民  | 
 原子分子物理學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80  | 
 張琚  | 
 醫學分子生物學  | 
 南開大學  | 
| 
 81  | 
 張強  | 
 藥劑學  | 
 北京大學  | 
| 
 82  | 
 周傲英  | 
 計算機軟件  | 
 復旦大學  | 
| 
 83  | 
 周子翔  | 
 基礎研究類  | 
 復旦大學  | 
| 
 84  | 
 朱迅  | 
 免疫學  | 
 吉林大學  | 
| 
 85  | 
 朱卡的  | 
 凝聚態物理  | 
 上海交通大學  | 
| 
 86  | 
 朱依純  | 
 生理學  | 
 復旦大學  |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