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疾控發〔2001〕120號
食物與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營養狀況是影響人口素質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青少年的體能與智能發育,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力、財力和智力資源。全國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中熱量供給已基本達到標準,但蛋白質供給量偏低,優質蛋白質比例少,鈣、鋅、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供給明顯不足。由于我國膳食中鐵的吸收利用率低,0-20歲人群貧血患病率為6-29%。199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我國7-18歲男女生營養不良患病率分別為26.87%和38.27%,比1985年分別上升了4.66和3.46個百分點。據世界銀行估計,由微量營養素缺乏導致的疾病和勞動能力下降,對發展中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GDP的5%。
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因缺乏合理營養知識,膳食攝入不平衡,加上活動量不足,青少年肥胖發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達15.3%。青少年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將給他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是成年后罹患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的誘發因素。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校學習階段是青少年培養良好品德、增長知識、成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在學生中開展營養教育工作,倡導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對于普及營養知識,預防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發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自1990年起,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組織開展學生營養宣傳活動。11年來,這項宣傳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家長的歡迎和許多營養學專家的積極參與、支持,在有些地方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學生營養日”。為了使學生營養宣傳工作更加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促進學生營養宣傳工作的制度化,經研究,決定每年的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衛生、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專業機構、各級各類學校要提高營養工作對保障青少年生長發育,養成健康體魄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強對學生營養工作的領導,將“中國學生營養日”宣傳工作納入每年的年度工作計劃,積極組織相應活動,開展宣傳工作。
2001年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喝牛奶,促健康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引起社會、家長對學生營養工作的關注和支持。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采取學生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寓營養知識于課內外、教學與活動之中;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傳播快、影響面大的優勢,廣泛宣傳加強學生營養工作對培養新一代健康人才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和推動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大豆行動計劃、學生豆奶計劃、學生營養餐等計劃的實施,向學生家長普及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知識,提高營養知識水平。
三、各級衛生、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各地學生營養促進會等社會團體的參謀、咨詢作用,積極支持他們開展營養宣傳工作。各地學生營養促進會也應及時總結開展學生營養宣傳工作的經驗并加以推廣。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