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函〔2001〕1號
為了加強新世紀語言文字工作,教育部和國家語委決定成立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會于2000年12月13日一14日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現將會議紀要印發給你們。
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要
為了做好新世紀語言文字工作,教育部、國家語委決定成立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會由許嘉璐、朱新均、馬頌德、江藍生、汪成為、顧冠群、王均、陳章太、曹先擢、仲哲明、孟吉平、傅永和、裘錫圭、陸儉明、李行健、邢福義、戴昭銘、姚喜雙等同志組成。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同志擔任咨詢委員會主任,原國家語委黨組書記朱新均同志擔任副主任。2000年12月13日下午至14日,咨詢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王湛同志以及教育部語用司、語信司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王湛同志就咨詢委員會成立的職責、任務、運作方式和近期工作發表了講話,并請委員們就<語言文字工作“十五”計劃和2015年規劃(草案)>提出意見。
會議認為,語言文字工作關系國家、民族的發展和長遠利益,在新世紀,面臨市場經濟、信息革命、加入世貿組織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新形勢,愈發顯示出重要性、現實性和緊迫性。會議圍繞如何加強語言文字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熱烈的討論。會議對國家語委2000年的工作和2001年的工作設想給予了肯定,并認為,為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和語言文字工作的需要,語言文字工作“十五”計劃應具有連續性和前瞻性,注重指導性和操作性的結合。要體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突出時代性和緊迫感。在實施規劃的過程中。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委員們一致認為,成立咨詢委員會是必要的。作為新形勢下的一種新的工作形式,應當而且可以發揮重要積極作用。委員們一致表示全力支持國家語委的工作,通過咨詢會議、專題研究、參與活動和提出意見建議等多種方式發揮作用。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議認為,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在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大宣傳和工作力度,加快普及普通話和文字規范化步伐,努力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規范的、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過程中,語言文字工作應主動服務,努力有所作為,并注意使工作與當地文化、教育、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要加強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雙語教學,幫助西部地區培養民漢兼通的雙語人才和師資力量。
會議對我國中文信息處理的技術發展、標準研制的工作現狀和緊迫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表示了極大的關注。會議指出,我們在中文信息處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上講,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發展仍然嚴重滯后,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應高度重視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規范標準的制定,大力推進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研究。委員們就進一步加強語言學界和信息學界的聯系與合作。組織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緊培養兼通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等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加快制定中文信息處理急需規范標準的步伐,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會議指出,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制定和推行,是語言文字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笆濉逼陂g,應對已有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進行研究整理和完善,并根據實際需要加緊新規范標準的研制工作。一方面要分清主次緩急,一方面要遵循語言文字自身發展的規律,同時又要結合市場經濟規律,調動科研機構的積極性。
會議指出,語言文字工作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專業性,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及其科研力量的關系是互為依靠、相互促進的,語言文字基礎研究要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國家語委要加強所屬研究機構的建設,并對重要學術刊物給予支持;要加強與各地高校、研究所等語言文字學術機構和團體的聯系與合作,組織協調,在科研項目上統籌規劃,在科研方向上予以引導,將政府資源與研究機構的學術優勢有機結合,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語言文字的科學研究工作。
會議認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布,確立了普通話、規范漢字國家通用的法定地位,是我國語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標志之一?!笆濉逼陂g,要將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作為重點工作。要研究與法相配套的法規、規章和實施辦法,使法的各項具體規定落到實處。
會議強調,加強語言文字機構和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語言文字工作機構是實施語言文字工作“十五”計劃和2015年規劃、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基本保證。語言文字工作者要增強語言文字工作的緊迫感、責任心,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在工作的內容、方式、力度和渠道上多下功夫。要有計劃地培養語言文字工作骨干,使其盡快更新知識結構,樹立現代意識,適應新世紀語言文字工作發展的需要。
此外,委員們還就對有關重大熱點問題進行跟蹤研究,加強同港澳臺地區的信息和學術交流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一些委員們還建議建立“國家語言文字博物館”,并認為此舉對全面記錄、保護我國語言文字,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世界意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