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愛孩子,蹲下和孩子說話是習慣,兜里揣著紙巾隨時為孩子擦鼻涕也是習慣,追著幫孩子整理衣服還是習慣。她愛“充電”,近乎拼命地不斷深造,又從不間斷地做科研,最終成為幼教專業的領軍人物。她愛教師,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所得傳授給千萬教師,并手把手地培養名師。
她就是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眳巧燮?。二十八年如一日地沖在教育一線,用對孩子最樸素的愛,對工作最本真的愛,讓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受人尊敬、令人感動。她說:“沒有笨小孩,只有懶老師?!彼f:“我還在探索,在路上?!彼侵腔鄣?,也是幸福的。
■記者 張春銘
吳邵萍聲音溫和,柔中帶笑,親切如鄰家大姐。聊起園里的孩子,她快樂、幸福,全然忘了自己因感冒咳嗽的不適。
這是那個28年來,追著孩子們擦鼻涕、整理衣服的老師?是那個做了園長,卻主動要求不減少在一線時間的園長?
這是那個學習到凌晨三四點,讀完大專、研究生課程,拿到本科學歷,獨立承擔省部級課題,成為幼兒教育領軍人物的老師?
這是那個以培養教師為己任,5年來講課近百場,并培養出特級教師、南京市名教師和多名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的老師?
早春的陽光下,我因她而溫暖。
智慧,在愛的教育中閃光
如果說幼兒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那么吳邵萍就是這希望與曙光的“護花使者”。
吳邵萍剛到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上班時,班上有個叫李忠平的孩子,吃飯特別快,經常滿桌滿地都是飯,就像撒飯粒一樣。吳邵萍教小忠平,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慢慢吃。但孩子還是啪啦啪啦,吃完到處都是飯粒。時間長了,負責打掃的保育員不樂意了:“小吳,你一定要注意一下?!北S龁T說多了,吳邵萍和小忠平談話了:“忠平,你看,你吃得滿地都是,老師挨批評了?!薄皡抢蠋?,我一顆顆撿起來好不好?!睕]等吳邵萍回過神來,小忠平已經撲下去抓地上的飯粒。那小手,肥肥的,抓不起飯粒啊?!安灰灰?,地上臟?!奔钡脜巧燮歼B忙把小忠平抱了起來。
“這樣的孩子,你舍得批評他嗎?”吳邵萍笑著說,“這么可愛的孩子,你一定會原諒他的?!?/FONT>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所有的工作中,幼兒園的老師是最幸福的?!眳巧燮歼@樣介紹自己的工作。
吳邵萍從1992年就開始做副園長了,在幼兒園,從老師升為管理人員,似乎是不少老師的追求,這意味著可以從一群鬧心的孩子中擺脫出來。但吳邵萍偏偏向幼兒園提出,不要減少她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和機會,不要離開教育一線。
如今28年過去,吳邵萍依舊在一線。每周她都要進班上課,游戲課、體育課都會和孩子們在一起?!昂秃⒆庸餐砷L是教育的魅力,我沉浸其中,快樂無限?!眳巧燮颊f。
園里還有一位年輕的老師也姓吳,吳邵萍就自稱“大吳老師”?!拔沂谴髤抢蠋??!眳巧燮家贿呎f,一邊用雙手夸張地畫出一個大大的圓圈,比劃自己“魁梧”的身材。孩子們在下面哈哈大笑?!按髤抢蠋?,大吳老師!”孩子們叫開了。也許孩子們不知道誰是吳邵萍,誰是吳園長,誰是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但你一提“大吳老師”,孩子們的眼睛就亮了。
孩子們非常熟悉吳邵萍的教學風格,她的每個動作,孩子們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課堂上,她不說話,手一揮,所有孩子都迅速把桌椅從標準形狀變成了半圓形?!白铋_始是邊說邊做動作,孩子們熟悉之后,就直接做動作,這能讓老師有更多精力觀察孩子在教學中的反應?!眳巧燮冀忉屨f。這讓新老師敬佩不已:“這就是園長的智慧,孩子們都聽她的?!?/FONT>
吳邵萍不僅課講得棒,在護理方面也相當專業。她常和老師們說:“幼兒園不只是帶孩子們玩,對孩子的護理也相當重要。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就要像媽媽一樣愛護孩子們?!?/FONT>
孩子們吃不下飯,吳邵萍著急,孩子們睡不著覺,吳邵萍也著急。幼兒園午休,只要聽見孩子哭,吳邵萍就會第一個沖進去,把孩子抱出來,輕言細語地哄睡著。在幼兒園,吳邵萍抱孩子的次數最多,再調皮的孩子,在她懷里也能變乖。
在幼兒園,吳邵萍掃一眼小朋友,就能看出誰的衣服沒整理好,誰在流鼻涕。有時候帶班老師還沒反應過來,吳邵萍已經沖過去了,等帶班老師反應過來,吳邵萍已經幫小朋友擦凈鼻涕,整理好衣服。
“吳老師走路快,做事快,說話也快。但是對孩子,她的語速是慢的,甚至,對托班的孩子和對大班的孩子說話,她的抑揚頓挫都有區別。這是一種智慧,普通人學都學不來?!北本〇|路小學附屬幼兒園教師王樹芳說。
“我愛孩子,我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刻,享受和孩子一起探尋成長的快樂?!眳巧燮颊f。
智慧,在科研實踐中延伸
“發展孩子是教師永遠的追求?!眳巧燮际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了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吳邵萍在科研的路上穩打穩扎,不斷地把科研成果運用到教學中。
主編了兩本書,參與編寫了9本書;在省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72篇,其中在國家級刊物發表6篇;參加省以上研討會獲獎論文10篇,其中獲全國獎6篇。
從“九五”時期擔任原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課題的科研基地負責人,到“十五”期間獨立申報、負責并完成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再到“十一五”期間,獨立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重點規劃課題。
吳邵萍的科研工作成績斐然,一步一個腳印。一切成果,都奠定了吳邵萍在幼兒專業的領軍人物地位,也在全國幼兒教育中獨樹一幟。
吳邵萍中專畢業后直接分配到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多數老師對自我提升不太關注,吳邵萍第一個向幼兒園申請參加成人高考。讀完大專,正好南京師大學前教育碩士生課程進修班招生。吳邵萍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經常學習到凌晨三四點,然后五六點起床去上班。1999年,吳邵萍又拿到了本科學歷。
除了深造,自我學習也一直伴隨著吳邵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關于幼兒教育的理論書籍非常少,遠不能解決教學實際的需要。有一天,吳邵萍聽人談起了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誰是皮亞杰?什么是認知發展理論?什么是互動?我怎么什么都不懂???吳邵萍慌了。她專門跑了趟南京圖書館,辦了借書證,并選擇了最“笨”的方法:抄書。當時正是酷暑,身懷六甲的吳邵萍不能吹電風扇,趴在桌上抄書大汗淋漓。她邊抄邊思考,不懂的地方就畫圈。薄薄的一本書,吳邵萍抄了厚厚一大本。這本筆記被老園長發現了,吳邵萍冒著酷暑學習國內外幼教理論的故事在園里傳開了。
后來,復印技術普及了,發現好的資料,吳邵萍都復印下來。電子技術普及了,她又搜集了不少電子資料。
如今盡管做了園長,但每年吳邵萍都會向園里的老師匯報自己讀了哪些書,與全園老師分享學習體會。遇上好書,更是給園里的老師每人發一本。去年暑假,園里的老師都收到了吳邵萍推薦的《如何做好家長工作》這本書。
有文憑,平時也保持著讀書的狀態,對一位公務繁忙,又經常在一線的幼兒園園長來說,已很不容易。更可貴的是吳邵萍20多年來一直走在科研前列。
幼兒園怎么做科研?又能做出什么科研?不少人心存疑慮。
最初的研究,是在和孩子們接觸的過程中萌芽的。吳邵萍一直在想:我怎樣做得更好?給孩子們上課,按照現有的教材,日復一日,是上課;找本教參,因循別人的路子,也是上課,但我怎么上得更好?怎么讓學生更有興趣?她模模糊糊覺得需要研究。
吳邵萍的第一篇論文是1986年發表在《早期教育》上的《三看春草》。這篇近千字的研究,是她對教師工作的反思和總結。
幼兒園每周會帶孩子們到戶外去玩。走同一條路,有什么可看,有什么可研究的?當時正值初春,吳邵萍想出了辦法。第一周,吳邵萍問孩子們:“大家找找現在有沒有春草?”
“老師,我找到一棵。一點點綠,我發現了!”
“小草綠了,春天就來了,大家用手指比一比,春草有多長?”
“就這么一點點?!?/FONT>
孩子們爭先恐后向吳邵萍報告著自己找到的小草,用小指頭比劃著小草的長度。
第二周,還是老地方。吳邵萍這次問:“一星期沒見了,小草有變化嗎?有沒有像小朋友一樣長大呢?”孩子們發現,小草變多了,一周前還是星星點點,這次已經是一簇一簇了,好像許多好朋友簇擁在一起。小草也長高了,“有手掌這么高了!”“除了原來的地方,還有沒有別的地方有小草?”
第三周,小朋友們發現,哇,小草長得更高了,“到我的小肚皮了!”孩子們發現,小草越來越多,天氣也越來越暖和了。
整個過程,沒有數學,但是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學會了比較,也通過自己的觀察,通過草的變化,感知了氣候的變化。
吳邵萍把這個寫進了教案,被老園長看到了。老園長拿著吳邵萍的教案對大家說:“大家每天都在晃同樣的地方,有什么晃頭?有沒有像吳邵萍一樣想過新方法、新東西?”
老園長的鼓勵,對吳邵萍是正面刺激,她進一步琢磨,梳理自己的思路,寫成了《三看春草》?!对缙诮逃钒l表后,吳邵萍很有成就感。
后來,吳邵萍的不少論文發表后被湖南《學前教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這種廣泛傳播讓吳邵萍很興奮,更激發了她做研究的積極性。
現在,做研究、寫論文,已經成為吳邵萍的自覺行為,融入到她的每個工作細節。吳邵萍的智慧在于研究緊貼教學實際。白天工作,獲得最新鮮的體驗,晚上或者周末、寒暑假,吳邵萍就很有樂趣地去梳理,然后在工作中驗證、發現、修正,樂此不疲。
把研究成果運用于教學中,是吳邵萍最快樂的事,而這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上課時,孩子們始終被吳邵萍吸引,眼睛發光。下課后,孩子們還會追著說:“老師,這個還可以這樣?!薄袄蠋?,我還可以再玩一次嗎?”
“不是為發表而做,而是自己從中獲得愉悅,研究解決了實際問題,得到了家長、老師、孩子的認可。做研究,就是為了最大化地促進孩子的發展?!眳巧燮颊f。
智慧,在一線指導中傳承
如果說讓孩子們眼睛一亮是智慧,把科研運用到教學也是智慧,那么把園里的教師個個培養成名師,就是更難能可貴的智慧。
吳邵萍的頭銜很多:“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師”……
但吳邵萍更看重的是園里教師的成長。
為了讓年輕教師更快提高,吳邵萍一直在一線指導。她會聽每一位老師的課,特別是新老師的課,課后逐一反饋。除了聽課指導,吳邵萍躬親示范,每學期都會上多節的示范課,舉辦講座。她指導年輕教師細致而嚴格,包括教具的收放順序都會一一指導到位。有人問,都是園長了,還有必要給年輕教師演示教具嗎?吳邵萍的回答是肯定的。
“老師是站在左邊還是右邊?站的方向不一樣,就會遮擋視線,教鞭從哪個方向指?黑板怎么擺?孩子們坐成半圓形,就要讓最邊上的孩子也能看到黑版、看到教鞭?!眳巧燮颊f,這些細節,只口頭說,年輕老師很難感覺,但真的做了,老師們印象就深刻了。
吳邵萍樂于上示范課,在她看來,為年輕老師上示范課,是把她想說的,想做的,變成課堂上實實在在的東西。
吳邵萍出名了,請她上課的人就多了。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時前去指導,并毫無保留。深圳、溫州、澳門、大連等地也慕名而來,每場講座聽眾都在千人以上。近5年,她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講課近100場?!斑@些講課我都安排在雙休或者寒暑假,我很喜歡和人分享我的觀點,但是我必須首先保證園里的工作不受影響?!眳巧燮颊f。請的人多了,吳邵萍把更多的機會留給了園里的年輕教師:“請我的老師們去吧,舞臺應該更多地留給園里的年輕教師?!爆F在園里的每位教師都被爭相請去講課。
日常進班更是吳邵萍最常用的指導方式,她每天一上班就要到園里9個班轉一遍,每天要轉三四圈。每一圈重點看某個班或者某位老師怎么組織活動,并和老師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們可以想想怎么減少孩子的等待時間,怎么讓孩子主動去玩?!眲偪戳艘还濗w育活動課,吳邵萍親切地對老師說,“你看那個孩子頭上都冒汗了,考慮到運動適量,我們可以考慮將激烈活動轉入平穩活動……”吳邵萍輕輕地建議著。年輕老師笑了。
為了讓老師教學更專業,吳邵萍還把教授專家請進幼兒園?,F在幼兒園已經和南京師范大學的3位教授合作了十多年。專家每兩周來一次,互相錯開,每周都有兩位專家進園。這也是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獨特的教育資源。
除了3位教育學專家,吳邵萍也請了一些非教育領域的專家到幼兒園講課。吳邵萍還把小學、中學的音樂老師,大學音樂系的教授,請到幼兒園,讓園里的老師們看看,中小學老師怎么教,大學老師怎么教,讓老師們上下貫通。
同時,幼兒園還建立了師徒結對的教學氛圍。吳邵萍會給每位新老師配上園里最好的老師,引導新老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現在,吳邵萍已經培養了1名特級教師,1名南京市名教師、特級教師候選人,2名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和多名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園長,幫我看看,我上不下去了?!薄安灰?,我來看看?!边@成了幼兒園最常見的對白。
吳邵萍常說,什么時間找她都行,被別人找是一種被承認,是最幸福的。
2010年9月7日中午,吳邵萍和往常一樣,在幼兒園和同事們吃午飯。吃完飯,吳邵萍平靜地說:“我下午要去趟北京。大家把工作崗位堅守好?!薄澳u上楷模啦?”老師們炸開了鍋,大家一直惦記著前段時間園長申報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事兒?!斑€是候選人,所有候選人都有機會?!眳巧燮歼呎f邊繼續安排交接工作。手疾眼快的老師忍不住了,上網一查?!霸u上啦!我們吳老師評上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了!”老師們由衷地為吳邵萍歡呼和祝?!?/FONT>
【同事眼中的吳邵萍】
“她用示范課幫我們解難題”
“吳老師是我的師傅?!?987年進入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工作的王樹芳說。吳邵萍給王樹芳的第一印象是干練。第一天上班,吳邵萍把孩子們的作息制度給王樹芳介紹了一遍,語速很快。王樹芳問:“我記不下來怎么辦?”“那就看吧,我要帶班了?!蓖鯓浞笺铝耍涸趺催@樣?也不給個文字東西?看什么?看吳邵萍怎么帶班,怎么安排日程,怎么組織活動。后來,王樹芳才明白,吳邵萍這樣做,是希望王樹芳能盡快把學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而不是局限于書本,局限于前人。
在王樹芳眼中,吳邵萍是聰明的,而且把聰明傳授給了年輕教師。對年輕教師的指導,她張弛有度,知道什么時候該親自出馬,什么時候該讓教師發揮特長。她只在最關鍵的地方點撥一二,就能引領教師成長。她的點評會肯定教師的特色,同時,也會指出幾個不容忽略的“一二三”。
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是藝術特色園,這讓覺得自己音色不太好的王樹芳很沮喪。吳邵萍啟發她:“你知不知道自己很有感染力?你的表演很夸張,很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眳巧燮嫉目隙ㄗ屚鯓浞紱Q心在歌表演上下功夫?,F在王樹芳已經是南京市玄武區學科帶頭人,南京市青年優秀教師。
吳邵萍也一直鼓勵年輕教師多做研究,她給王樹芳的建議是學習國外的方案教學,她希望王樹芳能找一個合適的方案教學專門研究。王樹芳選擇了“兔子教學”,但她遇到了困難,孩子們畫不好兔子?!皡抢蠋?,我上不下去了?!薄皠e急,我來看一節課?!痹谡n堂上,孩子們畫兔子,有的有尾巴,有的沒尾巴。吳邵萍便把兔子抱給孩子們看:“兔子有沒有尾巴?”哦,原來兔子的尾巴很短,正面看不到,側面才看得到。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細節,難題迎刃而解。
“一有困難,吳老師就讓我們別急,并親自上給我們看?!蓖鯓浞颊f。而最讓王樹芳佩服的是,吳邵萍一看老師們上課,就知道問題在哪里。她并不只是指出問題,或者只提空洞的理論建議,而是直接上課,設身處地為老師們著想?!罢媪瞬黄?!”王樹芳贊嘆著?!霰緢笥浾?張春銘
【采訪手記】她為兒子欣慰
采訪吳邵萍,是從她的兒子聊起的。因為我很好奇,一個如此擅長和孩子打交道的媽媽,是怎么培養自己兒子的。但是我沒想到,兒子兩個月時,吳邵萍就投入了工作。兩個月大的兒子,今天請招待所的姑娘們帶帶,明天請別家老人幫忙。吳邵萍沒有給那段一心撲在工作上的時光加任何光環,只是說,“那個年代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覺得單位的事比家里的事重要?!?/FONT>
給住院的兒子講故事的情景,是吳邵萍不假思索就想起的。她說,兒子很珍惜。我想,作為一名工作繁忙的職業母親,吳邵萍又何嘗不是倍加珍惜。提起兒子小時候說的話:“媽媽,你就不能和領導說:‘我不想開會了,我兒子還在幼兒園’嗎?”,吳邵萍說:“當時心里有點……”吳邵萍沒有再說下去。大冬天的夜晚,母親看見兒子孤零零在幼兒園等媽媽,我理解那份心疼。
身教重于言教。吳邵萍對工作的認真,對學習的努力,都被兒子看在眼里。兒子一天天長大,對媽媽也更認同。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自己坐公交車上下學,后來每次開學、各種考試,都是兒子一個人去?!八塥毩??!闭勂鹨呀浬洗蠖膬鹤?,吳邵萍很欣慰。
我們看到的太多都是吳邵萍干練的一面:她是幼兒園的“大家長”,惦記孩子們的飲食起居,關心老師的教學和生活。吳邵萍也有柔情的一面。在家里,她是個好母親、好妻子、好女兒。她曾凌晨四點起床照顧病中的父親,再趕到單位。為了照顧自己的家,她犧牲休息時間,像鐵人一樣連軸轉。但這一切,在她的回憶中,沒有辛苦,只有幸福。她一直記得母親深夜陪她看書,感激先生默默的支持,欣慰兒子的自立。我想,每個人都會祝福他們這幸福的一家。
“今天大吳老師教我們唱歌:‘秋風秋風輕輕吹……’”
“今天大吳老師為什么不帶我們上課,帶大一班上課呀?我希望大吳老師天天給我們上課!”
“大吳老師喂過我飯的!還跟我講要多吃蔬菜!”
“大吳老師幫我穿過衣服!”……(小朋友語錄)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