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是紅軍長征時“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如今,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一所建設用地238畝、有著近5000個學位的汝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為湘粵贛三省交界和羅霄山脈與南嶺山脈交匯處的一顆閃亮的職教新星。
近年來,湖南省汝城縣以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為宗旨,秉持“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教育理念,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推進縣域教育均衡發展,讓廣大學子掌握技能、穩定就業、增加收入、奔向小康,踐行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的初心和使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辦學效應,成為湖南省縣域職業教育一張亮麗的名片——
一、優先教育,為汝城職教發展奠定基礎
汝城縣從2014年開始在全縣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全縣上下形成了“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產業發展,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精準扶貧,抓職業教育就是抓核心競爭力”的科學發展觀,制定了一系列職業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以技能教育助推精準扶貧,以技能教育夯實汝城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縣里決定啟動汝城職校整體搬遷,打造一流的職業教育新城。項目總投資5.6億元,全面建成后辦學規模能容納在校生5000人。為解決資金問題,從2015年起,汝城縣以“半條被子”精神為引領,艱苦奮斗、攻堅克難、踐行使命,將每年城市教育附加費30%、地方教育附加費不低于30%全部用于職業教育建設。短短3年,建起了一座職業教育新城,開啟了汝城職業教育的嶄新篇章。
當省教育部門的領導再次來到汝城職校時,現代化的教學樓、實訓樓、培訓樓、綜合行政樓堪稱一流,寬闊的運動場、學生宿舍和標準的學生食堂、高端大氣的校園整體設計,令人贊嘆不已。
現在的職教新城,占地是老校園的4倍。汝城縣真正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人才培養與汝城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將當年紅軍“半條被子”精神深深地融入到了這片紅色的土地之中……
二、央企扶持,為汝城學子成長注入活力
“扶貧就要扶志、扶智、扶技,才能實現持續穩定脫貧,達到致富奔小康?!边@是中國中鐵駐汝城掛職縣領導經常說的一句話。中鐵作為對口幫扶汝城縣的央企單位,先后選派20名優秀干部赴汝城掛職,通過人才培育、技能提升、產業培育等措施,在湘粵贛紅三角地區的汝城縣,建設了中國中鐵技能教育培訓基地。
2017年中鐵與汝城縣簽訂《對口援建項目實施框架協議》和《對口幫扶汝城縣技能教育培訓基地項目執行協議》,中鐵援建開辦工程測量、電氣運行與控制、工程機械駕駛與維修等實用專業,打造本土“人才輸出搖籃”。學生畢業后就到中鐵及關聯企業就業,為汝城職業教育的轉型升級鋪就了道路。
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019年3月汝城職校舉行了“全國勞模、大國工匠、央企楷模白芝勇高級講師聘任會”。中鐵白芝勇受聘為客座高級講師,與學生分享自己如何從一個中職生成長為大國工匠的勵志故事,在學校師生和當地干群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在此基礎上,中鐵還出資舉辦了“中國中鐵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學校獲得工程測量技能大賽金牌。3年來,中鐵為汝城職業教育增設備、建隊伍、強實訓、推就業。目前,援建專業共計招生540人,首批援建專業91名學生陸續在中鐵各單位實習,為汝城職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產教融合,為汝城學子騰飛插上翅膀
2002年以來,汝城縣就是中鐵定點幫扶的縣域之一。近年來,中鐵累計投入1億多元用于汝城職業教育建設,2017年中鐵捐贈1278.3萬元,用于汝城職校專業建設。當了解到學生宿舍不足時,中鐵再捐贈3000萬元,縣里配套500萬元,繼續建設學生宿舍樓2棟。2020年中鐵繼續捐贈4500萬元,縣里配套800萬元,再建“中國中鐵精準扶貧技能教育培訓基地”教學樓1棟和“汝城縣技能教育培訓基地”體育館,為汝城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打造汝城職業教育新品牌,縣里成立高規格的職教中心,大力開展“人人有技能”培養工程。中鐵安排專項資金172萬元,重點對全縣所有貧困村開展送農村實用技能下鄉活動,共培訓各類人員3.6萬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民心效應和品牌效應。2019年,汝城職?;嘏嘤栱椖吭诤鲜 耙粦粢划a業工人”培養工程優秀項目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在國家舉行的評比中,汝城縣“人人有技能”培養工程被評為“全國終身教育學習品牌項目”。
“職業教育就如一株花,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行業中、百姓里,教育之花才能常開,職業教育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爆F在,汝城縣正乘著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東風,以更加扎實的作風,為汝城職業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貢獻著新的力量……(袁文雄 何新華 黃義亮)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