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顯著成就,尤其是高度評價了語言文化創新的不斷深入、語言文字基礎建設的扎實推進。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語言文字基礎研究和學術建設工作者的極大鼓勵,給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學術發展指明了方向。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語言研究者把語言研究放到經濟社會發展“五位一體”文化建設的大局中,放到理論創新、文化創新的總體任務中來認識自己的價值,深入挖掘祖國語言文化傳統,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下功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論構筑上勤用力;在《漢字聽寫大會》等文化節目中講述文化傳統,在語言文字展示活動中闡釋學理;深入開展漢語方言調查和民族語言調查,創造性開展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學術研究,積極推進語言保護工程,大力推進古文字的系統研究和集中攻關,深入探究漢語語法規范的文化理據,及時修訂《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解說型辭書。語言文化創新途徑日益寬廣,語言文字治理體系的學理支撐日益堅實。
這次會議提出了著力抓好當前語言文字工作的若干重要任務,語言學基礎理論研究者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構建新時代的國家語言文字發展規劃,需要語言學各個分支學科系統性創新成果的理論支持;鞏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需要基礎研究者研制出分層次、分類型的指導性教學方案和操作性推廣方案;完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需要理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等學科協同用力、綜合治理;健全現代語言文字管理體系,需要現代語言學學科體系的完善和專業人才的有計劃培養;提高中文的國際影響,需要基于中外語言比較和類型研究的中文海外發展方案設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主陣地的專業研究機構,以構建中國特色語言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為己任,致力于打造新時代既繼承中國語言文化傳統、體現民族特性,又具有原創性和時代性、系統而專業地體現現代語言學特色的學科齊全、理論深厚的學術體系。我們還將協同科教融合體制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培養一批德才兼備、文語兼長、學貫中西、體用兼能的實用型現代語言學專業人才,為國家戰略需求積聚力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 張伯江)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