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一個國家制定何種語言政策是由其特定的國情及語情所決定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國家,有56個民族,100多種語言,30多種文字,還有外語、盲文手語等多種語言并立而存?;谖覈Z言文字多樣性和語言使用情況復雜性這一基本語言國情,國家確立了“主體多樣”的語言政策?!爸黧w性”語言政策的核心要義體現在《憲法》第十九條“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多樣性”語言政策則體現在《憲法》第四條“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稇椃ā返倪@兩條規定構成了我國語言政策的總原則。
一、“主體性”語言政策是我國語言政策的核心與根基
在我國“主體多樣”的語言政策格局中,主體優先于多樣,多樣依賴于主體。堅持“主體性”語言政策,就是要堅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是我國語言政策的主線和方向。這一語言政策貫穿于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各個發展階段。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深刻把握新時代“主體性”語言政策提供了重要遵循。下面從3個統籌視角出發,闡釋新時代的“主體性”語言政策。
統籌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要把握好發力點和突破口,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從國內看,圍繞構建國內大循環的新格局和區域協調發展、軍民融合發展等戰略,要充分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充分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作用,廣泛開展語言文化活動,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從國際看,要積極統籌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和海外華文教育加快發展;要提高中文在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大型國際活動、經貿往來中的使用地位和使用比例,提高中文的全球服務能力。
統籌好普及程度提高和普及質量提升兩個關鍵。經過70多年的努力,雖然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率已超過80%,但是仍然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和普及質量不高等問題。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在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繼續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充分發揮學校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基礎陣地作用,重點提高民族地區各級各類學校師生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支持和服務港澳地區開展普通話教育,加大與港澳臺地區語言文化交流力度,增強國家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此外,還要在普通話普及程度較高的地區大力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質量。通過開展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基層干部以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公共服務、網絡信息服務等行業相關從業人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語言文化素養;開發普通話學習資源,提高城鄉各類勞動者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統籌好現實和網絡兩個空間。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技術等的廣泛應用,給語言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現實空間和網絡空間的語言生活已深度融合。在現實空間,要加快修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進一步明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導地位;要依法重點加強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公共服務行業等領域的語言文字使用監管,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程度。在網絡空間,要強化對互聯網等各類新媒體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和管理,倡導文明的網絡語言生活;要不斷完善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國際通用語言文字相關規范標準建設;要不斷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智能化科學研究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原創技術研發與應用。
二、“多樣性”體現出了我國語言政策平等和諧理念和兼容特征
“多樣性”語言政策是由方言、民族語言、外語、盲文手語等多種子語言政策構成的一個復合體,是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從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7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多樣性”語言文字政策的確立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其實施是成功的。在這一政策理念的指導下,我國形成了多種語言各就其位、各盡所能、和諧有序的良好格局。
堅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就我國的民族語言和方言政策而言,始終堅持我國各民族語言文字(包括方言)平等共存,鼓勵各民族在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礎上,相互學習語言文字。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理念,這是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和方言政策的主線,它要求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和方言,特別是利用多種手段保護、開放和利用瀕危語言;要繼續推進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建設完善國家語言資源數據庫,促進語言資源的開放共享。
堅持鼓勵外語教育,支持外語有序使用,提供外語服務。外語政策是我國“多樣性”語言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前的外語政策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在教育層面,國家鼓勵外語教育,要求加強外語教育整體規劃,科學調節外語教育與母語教育關系;合理調配語種結構,大量培養和儲備復合型語言人才。在使用層面,國家支持外語有序使用,這一政策集中體現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中。在服務層面,國家提供外語服務,它強調要圍繞服務國家安全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等制定統一的外語規劃,制定我國關鍵語言計劃;圍繞服務國家軟實力提升和文化走出去,做好中國優秀文化和思想的世界表達;開辟多層次語言文化交流渠道,推動拓展雙邊和多邊語言政策與文化交流合作。
堅持保障視障聽障人士學習使用自身語言的權益。我國有超過4000萬視障聽障人群,切實保障這部分群體學習使用盲文手語的權益,推進盲文手語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盲文手語政策。進入新時代,發布了國家標準《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在教育、公務活動、新聞出版、電視網絡、公共服務等領域大力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盲文,為聽障視障人群提供無障礙語言文字服務。
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70多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證明,“主體多樣”語言政策是完全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語情的,是科學合理的,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副教授 袁偉)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