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勢,北京語言大學將進一步對接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戰略需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把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的精神落實落細。
第一,強化傳統優勢,推動中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
一是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師資培養。成立服務于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師教育學院,立足于培養卓越漢語教師的定位,改革教師培養體系,打造精品教材,注重教學技能和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師資培養質量。進一步強化國外本地化種子教師的培養,提升其對中國道路、中國話語、中國思想文化的理解。
二是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的水平。充分依托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努力打造國際中文教育的北語品牌,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實力,吸引更多留學生來我校學習。主動適應后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面臨的巨大挑戰,積極嘗試新的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確保留學生中文教育的質量。
三是推進國際中文教育的學科建設。加強面向國際中文教育的語言教學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為國際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論支撐。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孔子學院建設的政策研究和中文國際傳播方略研究,為中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提供理論依據。
第二,強化戰略思維,提高語言研究服務國家治理的能力。
一是加強語言文字智庫建設。發揮科學研究對政府治理的支撐作用,鼓勵語言文字相關學科和專家從事服務于政府治理的智庫研究,特別是服務于國家語言發展規劃制定的研究,加強相關研究成果向施政對策的轉化。對標《語言文字智庫測評指標體系(試行)》,加強國家語委科研機構建設。支持辦好國家語委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拓展語言文字國際交流合作。
二是大力發展國家急需的交叉學科。把握教育學、心理學等其他基礎學科及人工智能、認知神經科學等現代前沿科學與語言學的交叉界面,在夯實傳統基礎學科的同時,優化學科布局,探索建立并努力做強新興交叉學科,全面提升現代語言科學的研究能力和人才培養水準。
三是推動語言文字基礎資源建設。站位于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充分發揮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的作用,繼續努力做好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和管理工作。推進語言資源的開發利用,依托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等研究機構,打造一批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語言文字資源庫。
第三,強化應用導向,滿足社會語言文字使用的迫切需求。
一是支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充分發揮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作用,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為宗旨,繼續開展針對港澳地區的普通話培訓工作和文化體驗活動。做好定點幫扶地區的普通話推廣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二是支持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中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研究中心的作用,探索與時代特征相符的多種形式,加強語言文字規范知識和語言文明理念面向全社會的宣傳普及。依托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加強語言監測,為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化提供科學依據。
三是推動應急語言服務事業發展。為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籌建工作秘書處提供多方面支持,協助國家語委做好全國應急語言服務事業的統籌協調工作。以秘書處的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語言服務領域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北京語言大學校長 劉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