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關心支持下,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營造了良好的語言文字工作環境。一是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穩步推進。國家一、二、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已于2017年全部結束,實現了“普通話初步普及,漢字社會應用基本規范”的目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水平明顯提升。目前河南省創建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52所,省級示范校今年將達到1,000所。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成效顯著。連續舉辦經典誦讀比賽和漢字大賽,參賽人數眾多,社會影響很大,已成為我省知名文化品牌。三是普通話水平測試數量連年攀升,語言文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逐步增強。四是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效果。比如,2019年開展推普脫貧送教下縣活動,為信陽、南陽等5個省轄市的10個貧困縣青壯年農民、鄉鎮干部2,000余人進行普通話培訓;為哈密市和兵團十三師近千名教師、基層干部和青壯年農牧民進行普通話培訓,贈送《普通話1000句》《幼兒普通話365句》3,000冊。五是甲骨文研究與推廣取得新進展,配合完成《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精神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等相關文件的協調落實任務。六是恢復成立并調整河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存在的問題有三個方面。一是認識不到位,主要是對語言文字在經濟社會生活,包括教育、文化等領域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認識不足。二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語言文字工作發展不平衡。這有客觀方面的原因,如地域條件和人的觀念問題;也有主觀方面的原因,即工作力度不夠。三是服務能力不足。語言文字工作的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支撐能力還不夠強,主動融入和服務的意識仍需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有四個方面。一是抓緊籌備全省語言文字會議,切實把全國語言文字會議明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指導性文件。二是進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與應用,加強收藏保護,推進著錄考釋、完善人才培養、注重活化利用。三是認真總結語言文字工作“十三五”規劃完成情況,研究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四是加強語委辦人員配備,增加語言文字工作經費投入。(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 何秀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