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五唯”頑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建立健全合理的學校、教師和學生評價體系,可以說是推動中國教育在新時代承擔起立德樹人使命的內在要求。
方案出臺以來,我們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分工,更加注重評價學校的發展特色、獨到優勢,避免一刀切地采用科研項目、發表論文進行衡量。這些年,我們將國學教育作為研究重點,與國內外大學、中小學形成良好合作,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做出了富有意義的探索。這與方案的精神不謀而合,也為未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不同崗位、不同專業的教師專業特點,我們正在形成有序、有效、有益的分類評價體系。在征求廣大教師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形成合理穩妥的評價規則,既保證改革的活力,又保障教師的權益,還要盡可能體現教師的工作差異、崗位不同和貢獻大小,制定詳細完善的評價辦法,從根本上扭轉“五唯”的不良導向。通過改革評價機制,有助于更好調動基層教師的積極性,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在對學生的培養上,更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在研究生教學中,我們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培養創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我們與陜西省旬陽中學、關山初中、石槽初中以及河南伊川實驗中學東校區合作,幫助一些中學將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教育等關乎人全面發展的內容融入課業考核,更加注重學生德行涵養、人格完善,形成了一系列以立德樹人為要求的示范課程、特色校園和德育經驗。(陜西師范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曹勝高 本報記者楊颯采訪整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