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是樹立正確辦學導向的指揮棒,也是提高現代教育治理能力的關鍵點。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是指導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犊傮w方案》的出臺實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教育決策部署,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引導全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有利于全面牽引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推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總體方案》有四個突出特點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涉及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思想觀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體,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以攻堅克難的勇氣、久久為功的韌勁,進行系統設計、辨證施治、重點突破?!犊傮w方案》的基本定位和考慮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破“五唯”為導向,以五類主體為抓手,著力做到政策系統集成、舉措破立結合、任務協同推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突出立德樹人、中國特色,具有鮮明的引領性?!犊傮w方案》著眼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貫穿于各項評價改革任務始終,堅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犊傮w方案》緊扣破除“五唯”頑瘴痼疾,抓住教育評價改革的“突破口”“關鍵點”,有針對性地推出相應改革舉措,確保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著力扭轉短視化、功利化傾向,推動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三是突出頂層設計、統籌兼顧,具有鮮明的系統性?!犊傮w方案》堅持系統觀念,突出整體設計,圍繞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五類主體同步設計改革舉措,一體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全面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和大中小幼各學段,全面貫穿教、育、考、招、用各個環節,堅持遠近結合、內外結合、上下結合,有效凝聚改革合力。
四是突出科學有效、精準操作,具有鮮明的行動性?!犊傮w方案》堅持把宏觀戰略部署與微觀操作相結合,既立足當下、以教育評價改革驅動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也面向未來、通過教育評價改革帶動營造教育良好外部環境,既強化正面倡導,也劃定負面清單,明確了改革的任務書和路線圖,使改革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徑可行。
改革明確五方面重點任務
《總體方案》充分考慮教育評價改革的艱巨性、長期性,著眼于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總體進程相適應,分兩個階段提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目標。第一階段:經過5至10年努力,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水平明顯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更加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辦法更加多元,社會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第二階段: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圍繞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五類主體,《總體方案》重點設計了五個方面22項改革任務,做到“五破”“五立”。
一是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捌啤钡氖嵌桃曅袨楹凸瘍A向,“立”的是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和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教育一線調研、為師生上思政課、聯系學校和年終述職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具體要求,引導各級黨委和政府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二是改革學校評價?!捌啤钡氖侵刂怯p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立”的是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明確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完善幼兒園、中小學校、職業學校和高校等各級各類學校評價標準,引導學校改進辦學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三是改革教師評價?!捌啤钡氖侵乜蒲休p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為,“立”的是潛心教學、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明確提出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改進教師科研評價,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情況,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
四是改革學生評價?!捌啤钡氖且苑謹到o學生貼標簽的不科學做法,“立”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明確提出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評價以及嚴格學業標準、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
五是改革用人評價?!捌啤钡氖俏膽{學歷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觀,“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明確提出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發揮選人用人對于正向牽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鐘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