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犊傮w方案》指出,應“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茖W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地方本科院校應積極“探索建立應用型本科評價標準,突出培養相應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地方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在加快推進各級各類高校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化高質量發展,改革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評價。
完善教育評價: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地方本科院校,承載著為地方發展“造血”的責任,關系到大量專業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發展,關系到為我國各區域發展提供所需的各類高素質人才資源。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地方發展戰略的變化,目前尚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沒有及時跟進調整辦學目標和發展思路,在自身定位、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課程教材等方面特色不鮮明,發展質量、發展水平亟需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確自身定位,打造特色優勢專業,對接區域戰略、瞄準關鍵領域、優化專業結構。當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追求一流大學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盲目爭評碩士、博士授權單位,導致對院校自身的定位缺乏特色,主動對接國家和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不夠,不能聚焦區域特色和未來產業發展變化趨勢,尚未與時俱進地找準學校特色定位。此外,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還不能滿足當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急需精準定位于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主動對接國家和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追蹤產業變化趨勢,瞄準關鍵特色領域,突出學校優勢特色,科學規劃學校發展。同時,還應健全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優化院校專業結構,做好地方本科院校畢業生精準就業的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
地方本科院校要聚焦特色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由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本身不精準,導致在分類評價指導時缺乏自己獨特的評價標準體系,仍參照研究型大學的評價體系。教育評價決定教育發展方向,建議在對地方本科院校設計評價體系時,應從關注校園生均面積、生均圖書、生均經費、科研論文等辦學硬指標的顯性增長,轉向聚焦特色人才培養能力等軟實力指標的提升上來,引導地方本科院校的內涵式發展。
地方本科院校要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優化課程教學體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體系難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知識迅速更新的現實情況,未能充分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特點開發新的課程及教材。教授給本科生授課是提升本科教學內容前沿性的重要途徑。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切實提升本科教學質量。教師隊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教育教學都勝任、理論實踐能融合、學識能力與人格魅力俱佳”的“雙師型”教師。
立足國家戰略,科學構建分類評價體系,強化分類指導
根據《總體方案》中提出的“堅持統籌兼顧,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類設計、穩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原則,建議地方本科院校的戰略定位應為培養大量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應扎根中國大地辦好教育,辦出地方特色,以特色立校,走特色強校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立足國家戰略,強化分類指導,注重質量監測。一方面,要從政府的管理角度,根據《總體方案》的要求,對地方本科院校進行分類評價,加強分類指導,構建中國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評價體系。要不斷改進教育教學評估,探索建立應用型本科評價標準,突出培養相應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應依據自身發展定位自主設置發展規劃,并根據其發展規劃設計一校一評的個性化評估指標,構建即時動態的地方本科院校內部質量監測機制,針對每所地方本科院校在目標達成度、師資條件滿足、質量保障運行、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等方面的情況進行階段性評估,并跟蹤質量改進情況。同時,積極引導行業企業參與評價,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激發地方本科院校自我發展動力。
要立足區域特色,精準定位學校發展目標,優化專業設置,打造學科優勢。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發展目標。地方本科院校應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重大區域發展需要,結合本校特色實際和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精準定位并科學制定學校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二是要多方聯動打造學科和專業特色。結合區域內地方本科院校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加強專業布局的頂層設計;與多部門聯動構建地方本科院校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時進行專業調整,培育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群、打造符合戰略需求和時代趨勢的跨學科專業建設新高地,提升人才培養的特色化與針對性。三是要全面統籌提升學科建設水平。要針對教育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扎實的教學科研體系、完善的實踐育人體系、有效的思想引領體系、良好的社會支持體系,牢牢把握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形成特色專業和比較優勢學科。不斷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要立足學校自身特色,科學設置教師招聘門檻,重視教師發展,做精課程教材。一要科學規劃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標準和培養目標。二要調整完善師資的準入機制。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盲目跟風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招聘要求,應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認定、聘用、考核等評價標準,適度放寬對教師的學歷要求,更加重視教師本人是否具有相應專業和崗位的實際能力。一些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某些實操性強的專業應適當引入“雙師型”教師。三要切實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理論與實操相結合”“自學導學與團隊成長相結合”的路徑,組織教師開展專業研修和技能實踐。四要充分發揮課程質量督導團對于課程體系設計、課堂教學指導、精品課程建設的督導引領和促進作用。要通過教學督導和交流研討,努力培養一批思想作風扎實、教學水平較高、教研能力較強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同時,完善教材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將教材選用監測制度納入教學質量監測體系。
要立足人才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一是要切實加強黨對地方本科院校的領導,大力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工程,推動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建設。二是要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開發學生潛能來深化教學改革,幫助學生提升專業學習能力,即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況,嚴格要求,從嚴管理。三是地方本科院校要多渠道精準獲得人才流、信息流、知識流、資金流、教學流和決策流等有效信息,注重實習環節,加強校地合作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做出各校特色。四是及時收集整理畢業生就業信息反饋,調整教育教學模式和內容,培養出符合新時代區域發展需求的多樣化、特色化、專業性、應用型的各類高素質人才。(湖南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王瑰曙)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