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是大學改革發展的指揮棒、風向標、辦學導向。因此,新時代教育發展要用好“指揮棒”,立起“方向標”,清理“五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犊傮w方案》的出臺實施,有利于推動構建新時代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大學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有利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要摒棄簡單排名思維。當前,各類大學和學科排行榜,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思想、學科體系、教育教學體系形成了巨大沖擊,使原本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機構簡化成了單一的全球性市場,“五唯”的形式主義現象普遍存在,形成了簡單的排名思維。排名強有力地增加了國際之間、國家之間以及高校之間的競爭壓力,是對大學辦學的“綁架”。眼花繚亂的排名使一些大學和學科建設迷失了方向,如部分校長以提高排名為目標,部署安排大學發展工作、考核學院和職能部門。部分高校為了追求排名制造數據,嚴重違背辦學規范和學術道德。全面貫徹落實《總體方案》精神,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必須深刻認識教育評價改革的時代背景和戰略意義,清理“五唯”思想,摒棄簡單的排名思維,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彰顯中國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探索新時代符合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教育評價改革之路。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要堅持本真思維。高等教育系統的復雜性和利益相關者的多元化,決定了教育評價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新時代教育評價要扭轉功利化傾向,破除不合理評價導向,突出質量與貢獻,強化服務意識,回歸教學和科研本真。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培養滿足國家戰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層次、多樣化人才。因此,教育評價要遵循育人規律,堅持立德樹人導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等教育評價要堅持本真思維,以人才培養質量、科學貢獻、社會服務為導向,加快破除“唯論文”“唯SCI”等突出問題?!犊傮w方案》對高校教學和科研評價進行了改進設計,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和科研貢獻。高等教育評價要實施分類評價、精準評價,針對不同類型的、不同地區的大學、不同類型的學科,針對同一類型的大學和學科的不同發展階段,針對不同的建設目標和要求,系統構建多元多維的評估指標體系、多元多維的評價標準,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崗位特點,堅持分類評價、多元評價。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要創新評價理念、方法和工具。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教育評估作為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工具,必須保障自身的科學性、合理性、適切性、有效性,符合時代發展需求,以適應教育系統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教育評估將邁向監測評估新時代。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重要素,涉及不同利益相關主體,為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產生提供了制度動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的迅猛發展,為開展教育監測評估提供了技術動力。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是教育質量保障的理念創新,是優化和完善教育質量保證與監督體系的有效手段,是協調多元利益相關者價值訴求的有效工具。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方法是基于大數據驅動的現代評估方法,通過動態數據獲取技術、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數據呈現技術等,對教育發展狀態進行鑒定、診斷、預警、預測,對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運行情況進行常態監測和直觀呈現。在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理念引導下,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教育評價的重要工具,探索開展教育全過程縱向評價和全要素橫向評價。
摒棄簡單的排名思維,克服“五唯”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刻不容緩。我們要立足全局,著眼于國家戰略、社會發展需求和教育自身發展要求,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教育評價回歸教育本真、遵循教育規律,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推進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王戰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