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堅持問題導向,從黨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破立并舉,推進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
看到這一消息,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特別高興。他告訴記者,長沙已經進行了8年的教育評價改革,在理念和思路上,與國家的方案“不謀而合”。
從2013年起,長沙就已經開始探索“從入口看出口、從起點看變化”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并從2018年開始,連續3年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年度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辛濤評價,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長沙教育評價改革運用“四個評價”,堅持“五育并舉”,不斷探索長沙特色的教育評價改革模式,具有較好的推廣意義和借鑒價值。
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牛鼻子”,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到底怎么改?
“白馬”為何變成“黑馬”?
秋季開學前夕,長沙召開全市暑期教育工作會議。會上,一所此前名不見經傳的農村中學——長沙市高新區白馬中學第一個作了典型發言。
這在長沙市類似教育工作會議上是少見的。
用通常眼光來看,白馬中學是地道的郊區農村中學,薄弱校,規模小,生源差,今年只有86個畢業生;考上長沙長郡中學、雅禮中學等名校的學生,多年來更是屈指可數。
這樣的學校,按以前的標準,無論如何都稱不上“好”,更不可能成為“典型”?!胺旁谝郧?,白馬中學怎么可能讓市里注意到?”長沙兩所名校校長如此對記者表示。
但因為長沙市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讓白馬中學引起了長沙市教育局的關注,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2015年,因區劃調整,白馬中學由長沙市望城縣劃歸高新區,但是仍然保留著青山綠水、花開四季、鳥鳴蟲吟的農村學校特質。該校生源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生源質量也并沒有特別之處,但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一次性合格率卻連年大幅提升。
2015年,該校的一次性合格率為81.3%,2016年這一數據為85%,2017年為91%,2018年為96.67%,2019年為92%,2020年達97.67%。
從2017年起,連續3年,該?!皬娜肟诳闯隹?、從起點看變化”的評價,都排在長沙市前列。
根據長沙市教育質量監測評價結果,從學業水平標準分來看,該校入口為420.78分,出口462.04分,雖然出入口平均分不高,但增值率高。此外,從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來看,該校測評指數同樣排在全市前列。
“白馬”變成了“黑馬”!
用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的話來說,以“增值評價”為導向,這樣的評價改革,將激勵更多像白馬中學這樣的“黑馬”出現!
2013年,長沙成為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開始探索“從入口看出口、從起點看變化”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
“啟動這項改革的直接原因是當時的擇校熱?!笨娧徘僬f,早在1998年,長沙就出臺了《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同步開發新區,同步配備學校,“新學校辦學條件、設施設備、師資力量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學校一建好,就成了薄弱學校?!?/p>
為了緩解擇校熱,促進教育公平,引導家長和學生理性選擇學校,避免盲目擇校,讓大家知道,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每一所學校都能讓學生成才,這成了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基點。
“當然,根本目的是為改變過去慣性評價模式?!笨娧徘僬f,一直以來,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傳統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給教育工作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成為發展素質教育的攔路虎、深化教育改革的絆腳石、教師和學校的緊箍咒。
為此,長沙緊緊抓住評價這一“牛鼻子”,將評價目標從狹窄轉向綜合,評價方法從陳舊轉向創新,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積極實踐、開拓創新,以評價破解教育發展瓶頸,凈化教育生態,回歸教育目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綜合評價改革的“加減法”
是靠外力,還是自力更生?如何建設有長沙特色的教育綜合評價改革?指標體系怎么建?過程評價如何強化?結果評價怎么改進?
改革之初,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
2013年,國內開展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城市寥寥無幾,研究也不多??茖W的評價體系該是怎么樣,大家的心里并沒有底。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改革幾乎從零起步。
既然如此,不如闖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長沙市用3年時間建起了一支自己的團隊——長沙市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其中有教育評價專家,也有信息技術專家,團隊成員先后去了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四處取經。
經過5年努力,2018年8月,長沙市正式發布第一份綜合評價報告《2017年長沙市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評價報告覆蓋了長沙市10個縣市區和255所普通初中、78所普通高中,每一個縣市區、每一所普通中學都有一份詳細報告,“相當于給了學校一個教育體檢報告”。
其基本理念是以“增值評價”為導向,“從入口看出口、從起點看變化”,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學校從起始年級到畢業年級學業質量增值變化,考察學校、教師對學生學業進步和能力提升影響的凈效應,再對各學校進行“增值”排名,對學校進行多元、綜合性評價。
“增值就是增量。通俗點兒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加法,還是減法?!北R鴻鳴解釋說。
他表示,過去在評價內容上重考試分數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在評價方式上重最終結果忽視學校進步和努力程度,在評價結果使用上重甄別證明忽視診斷和改進。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制約了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分為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發展三個大方面。這三大方面下建立了138個詳細的二級指標。評價指標既關注學生學業成績,也關注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既關注學生結果產出,也關注教師教學、學校管理、家庭教育的影響過程。
報告顯示:長沙市多數高位運行學校仍保持發展優勢,一批認可度不高的學校進步明顯,呈現良好的發展勢態;特別是一批學業成績入口居于全市較低水平但出口增值明顯的學校脫穎而出,其中部分縣域初、高中學校學業增值較為明顯。
基于評價報告,近3年,長沙對學校的表彰,一改過去以學生成績為依據的做法,而是采取“增值排名”,單純“升學率”高的學校不再是“教育局的寵兒”,一批曾經默默無聞“正增值”高的學校,成為閃亮的“新星”。
“增值排名”每年在教育工作大會上當眾公布,這讓一些原來的不出名學?!皳P眉吐氣”,也讓一些名校因“負增值”感到了壓力。
“大大改善了教育生態,評價改革使一批低入口正增值學校發展脫穎而出,激活了不同層次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北R鴻鳴說,這種增值評價方式切實解決了因起點不同帶來的評價不公的難題,使發展性評價成為促進長沙市各學校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源泉。
為了這份報告的出爐,評價團隊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默默堅持了幾年,潛心開展教育評價研究。
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采取的是全樣本數據采集,覆蓋所有中學學生,需要處理海量的數據?!懊恳荒甑膱蟾?,堆起來有幾人高,為了整理數據連續幾個月無休?!笨娧徘俑嬖V記者,“如今長沙的增值評價模式早已經過了探索階段,已經很成熟了?!?/p>
為了讓數據更有說服力,評價團隊自主研發了“長沙市基礎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系統”,與綜合素質評價、體質健康監測、綜合實踐活動等系統互聯互通,整合多方教育過程性和結果性數據,建成了長沙市基礎教育質量大數據庫。
他們還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對全市教育質量大數據進行動態分析、精準診斷,及時反饋,使教育評價過程性數據采集、數據清理與分析、報告自動化生成、結果可視化呈現一體化。
他們還首創“區域基礎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電子地圖”,通過圖表、文字、動畫形式直觀顯示不同區縣的不同指標發展狀況及差異,實現了對全市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數據的在線監控?!澳膫€區域和學校教育質量如何,只要輕輕一點,相關數據和分析立即出現,一目了然,直觀簡便?!笨娧徘僬f。
“搞教育質量綜合評價,不是去找學校問題,而是重在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分析診斷,呈現學校優勢特色和具體問題,幫助學校改進教育、教學、管理?!北R鴻鳴說,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于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引領學??沙掷m發展,引領社會樹立科學的質量觀。
初解學?!拔ㄉ龑W率”頑疾
“三成以上學校學業成績呈現正增值,一批低入口正增值學校發展脫穎而出。五成初中生、三成高中生參加文化課外培訓班。睡眠時間達到規定標準的學生比例上升,但未超過五成。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焦慮,四成學生表示希望得到專業的壓力疏導……”
這是2020年7月10日發布的《2019年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中的學業水平部分。其實,不僅是學業水平,品德行為、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學業負擔、智慧教育、綜合素質評價、教育均衡發展等,都有直觀的數據呈現。
“基于大數據的評價報告既是‘成績單’,也是科學辦學‘診斷書’?!笨娧徘僬f,過去,教育決策可以說是憑經驗,現在經過標準化工具研發、信息化施測、數據處理和分析、自動化報告生成,量化與質性經驗互證,明晰了學校教育發展的“真狀況”,找到“真問題”,讓區域決策和學校辦學更加科學。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辛濤也認為,長沙評價報告重在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呈現優勢特色和具體問題,關注均衡度指標、探究城鄉差異,基于數據提出改進建議,從“經驗判斷”走向“數據舉證”,全面、精準診斷區域教育質量狀況。形成評價數據驅動教育教學改進、教育決策優化的良性循環圈,發揮大數據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以評價改革撬動區域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評價報告很快引起了校長們的重視。
“第一年報告出爐,我們的團隊是主動到學校去解讀。但第二年開始,學校主動邀請我們去解讀?!睆拈_始就參與的長沙市教科院副院長章勇介紹說,學校普遍反映,報告很有說服力,“不僅讓大家知道了自己學校的位置,而且知道了為什么在這個位置;不僅讓大家知道了學生成績怎么樣,而且讓大家知道了學生成績的‘質量’怎么樣,過程怎么樣,增值凈效應怎樣,是靠補課式、填鴨式應試教育得來的,還是靠發展素質教育得來的?!?/p>
同時,該報告提供了改進學校教育教學的“口子”。
評價改革給區域教育帶來了良好的導向作用。不少學校以此為“指揮棒”,將先進的理念落實到了辦學實踐中,初步解決了“唯升學率”頑疾。
“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給了各校重新洗牌與定位的機會?!弊鳛橐凰?002年才建校的年輕學校,南雅中學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發展正增值均位于長沙市前列,校長王旭認為,綜合評價是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的最好抓手,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是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學校發展瓶頸突破的良機。
“每一年度的報告,我們都反復進行研讀分析?!蓖跣窀嬖V記者,學校組織各處室、年級組、教研組深度解讀評價報告,正視評價結果,透析差異原因。運用評價結果,構建以校為本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突出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提升課程標準的執行力。
王旭說,學校每年認真對照報告進行剖析,思考學校如何正確運用評價結果,著力推進教育的優質發展,構建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課程體系;如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影響學生成長的環境因素,科學運用評價結果,診斷與改進教育教學;如何尊重教育規律,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形成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通過幾年的綜合評價工作實踐,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作為評價主體的學生、教師和學校,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學生更加陽光,教師更有智慧,學校更有朝氣?!蓖跣窀嬖V記者。
“學校這幾年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與長沙市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密切相關?!甭瓷絿H實驗學校校長鄧智剛同樣有深刻感受。他說,學校以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要求引領教師形成新的教育質量觀,即引領教師對學生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特別關注學生的進步幅度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教書育人中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近幾年來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更趨綜合多元。每學期期末,各個班級與年級都會評出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文明之星、藝術之星、體育之星、志愿之星、閱讀之星等10多個獎項。這些多元綜合的評價與獎項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數據顯示,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正帶來正效應。長沙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升:2019年長沙市普通初中、高中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分別為97.11%、98.01%,2017年—2019年,初、高中生體質健康總分均逐年提升。2019年長沙市高中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較2018年下降了2.54個百分點。
學生學業質量良好,均衡度呈現提升態勢:2019年全市初中畢業生學業成績一次性合格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次性合格率較2018年分別提高了0.13個百分點、3.22個百分點;2019年全市初中學業成績和高中文理科學業成績差異系數較2018年均有所降低。
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熱愛勞動,六成學生會自主探究課本以外的知識,好奇心求知欲較強,八成以上學生有一項及以上的愛好或特長,會在文學、舞蹈、戲曲等眾多方面尋求自身特長發展。
學生學業負擔有所減輕:46.05%的初中生、47.41%的高中生表示感覺自己的學業負擔適中,該比例較2018年有所上升,且2019年睡眠時間達到規定標準的初中、高中學生比例分別較2018年提高了17個百分點、12.69個百分點。
教師專業素養也在不斷提升。2019年評價數據顯示,八成以上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模式變革,76.6%的初中生和76.24%的高中生認為任課教師知識淵博,教學方法多樣,深入淺出、容易聽懂,87.66%的初中生、88.76%的高中生對任課教師感到“很滿意或較滿意”。95.01%的初中教師和96.38%的高中教師對自身從事教師事業有自豪感,感到“很滿意或較滿意”。
“體檢儀”和“指揮棒”功能用起來
“改變過去的評價方式,是最艱難的改革,同時也是最有價值的改革?!北R鴻鳴說,時代在發展,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教育評價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于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來說,“尺子”準不準確,數據精不精確,指標先不先進,模型科不科學等等,都是需要不斷攻克的問題。
對于結果運用,長沙將其作為重點問題在攻克。
除了改變對學校的表彰方式,向社會公布評價報告,長沙市還于2018年設立兩個市級監測結果應用實驗區,指導區、縣開展“結果應用實驗?!钡墓ぷ?,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引領示范推進。
在2020年暑期教育工作會議上,長沙要求進一步加大對評價報告的運用力度,市級層面要加大評價報告宣傳和解讀,持續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念,營造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區縣層面要舉辦教育質量評價報告解讀會,將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強教育宏觀管理的重要參考,著力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學校層面要組織研討會,對本校綜合評價報告數據進行“二次剖析”,全面梳理學校教育教學的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措施,不斷提升辦學質量。
不過,目前,長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還停留在“自覺”的層面,與各學校辦學缺乏有力的“掛鉤”舉措。
怎么落地,仍然任重道遠。盧鴻鳴說,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真正發揮好教育評價“體檢儀”和“指揮棒”功能。
“改變人的觀念,是最難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遍L沙市教科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主任鄒良說,多年來,長沙市都在努力扭轉不科學評價導向,進行了漫長的探索,目前已有一定成效,但要達到理想效果,還有待政府、學校、社會、家長共同努力。
對于下一步工作,盧鴻鳴表示,在市級層面,長沙市將依據黨的教育方針、相關教育法律法規、新的課程標準等有關規定,對照中考中招改革、高考綜合改革,重新構建學業質量評價模型,融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整合過程性評價數據,完善影響學業質量因素的評價指標體系;區縣層面,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研制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評價模式;學校層面,要求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改革育人方式、創新評價形式,制定具體可操作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細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健康成長、學校特色發展。
“新方案的出臺,為長沙教育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方案要求,不斷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引導教育摒棄‘功利化’,推動評價改革落地生根,取得實質性突破,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北R鴻鳴說。(本報記者 陽錫葉 特約通訊員 黃軍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