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執善行走,適性而教,溫情守護。她聆聽無聲中的精彩,展望黑暗中的燦爛,感悟簡單中的快樂,誓為特教好老師;她篤信教育,積極探索,永不懈怠。她追求優質特教課堂,探索品質特教課程,書寫情味特教人生,甘當杏園追夢人。
——題記
1996年,肖敏從樂山師范學校聾教育專業畢業,成了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當她沿著藍田小鎮的六角形石板路走進小巷子深處有些擁擠、破舊的校園,看到盲生、聾生和智障學生時,想到他們生活在無聲的、黑暗的、蒙昧的世界里,肖敏感覺自己的心被攥緊了,有些疼。
“從那一刻起我便告訴自己,要好好教他們,做個好老師?!毙っ粽f道。
24年過去,一批批學生長大了,工作了,成家了;學校搬遷了,變大了,變美了;肖敏也一步步成長為了優秀教師,副校長和特級教師。但她的理想依然——做一名好的特校教師,追尋優質的特殊教育。
怎樣才算是好的特校老師?“好”的特校教師要好到什么程度?肖敏說,“我在一直用行動尋找著答案?!?/p>
悅納: 教育生發于愛的萌芽
初為人師,迎接肖敏的是全校最高年級也最不服管的聾生班。班上12個聾生,打架、偷東西、半夜翻墻去打游戲、甚至動輒就舉起椅子與肖敏對峙。
“在叛逆又憤怒的聾生心里,有無數個堅硬的封閉的殼,讓我屢屢碰壁?!毙っ籼寡宰约阂苍鵀l臨崩潰,但卻總在想要放棄的最后一刻,告訴自己“再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教育無他,唯愛而已?!碑斝っ糇x到這句話時,她對自己的挫敗有了不一樣的反思,她問自己:“你心無芥蒂地接納學生的一切嗎?你發自內心地愛他們嗎?”她認為自己雖然已經很努力,但其實做得還不夠好。
面對這群與自己年齡相當的聾生,肖敏選擇了溫情陪伴,與學生們一桌吃飯一同讀書一起游戲,帶他們走出校園。她向瀘州醫學院心理學教授請教,針對青春期聾生敏感脆弱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輔導。她實施“文明班級行為規范”,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她精心設計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如“除了聽,我們什么都能”“殘疾人要自強”等,幫助聾生建立身殘志堅,殘而有為的信念……
“相信終會遇見易于感知的心靈,會抬起頭一起對著陽光微笑?!痹谒膱猿窒?,孩子們這些“易于感知”的心靈,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當肖敏在講課時,開始有一雙又一雙專注的眼睛給她回應;烈日下和學生一起拔草勞動時,孩子們會悄悄撐起校服為她遮擋陽光……2008年5·12地震期間,肖敏帶學生在操場席地而睡,一位學生輕輕將香梨塞進肖敏的手心,說“萬一塌了,你吃,可以救命”。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痹谔匦W隼蠋?,沒有足夠強大的愛心根本呆不下去。給后輩“支招”解惑時,肖敏總是強調,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懂得,才能真正地幫助到他們。
肖敏說,要懂得特殊的孩子并不容易,因為特殊教育是個太廣泛的領域,各類殘障、各個學科、各種年齡……每個特殊的孩子都不一樣,讀懂他們的行為,把握他們的需求,實施科學的教育干預,這需要足夠的專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愛是心融神會的懂得,專業支持下的懂得,是更高層次的愛。
小凡是個男孩,在普通學校上完三年級后轉學到肖敏班上。他既不會說話,也不會打手語,識字不多,數學更糟,但畫畫很不錯。他很沉默,總是低著頭,不看任何人。
怎樣帶領這個“冰山”小孩走出孤獨呢?肖敏思前想后,動手做了很多個笑臉,每個都不一樣。有的畫在硬紙片上,有的是個印章圖,有的是一個剪影……有一天,肖敏發現他把收到的笑臉拿著玩,雖然還是低著頭,唇角卻露出了一點點笑意。肖敏知道他已經不會再抗拒老師了,就開始拉著他,用圖片、實物對應著教他漢字和手語……
學生的語言障礙她懂得,于是在聾生將手語轉換成書面語時,她會準備好適用的句式,講解某些抽象的詞匯時,她會舉各種具體事例;學生的情緒問題她懂得,于是她會知道某個孩子抓破同學的手背只是情緒問題被引發,最要緊的不是勸解,不是懲罰,而是消除刺激源……
因為懂得,所以適性。
鉆研:做“好吃又有營養”的校本課程
特殊教育起步很晚,發展很慢,資源少問題多。肖敏發現每個學生的發展原點和需求都不一樣,他們需要更包容、更多元、更有彈性的課程。于是她開始帶領著老師們嘗試開發“好吃又有營養”的校本課程。
肖敏班上,曾有個脾氣很“大”的聾女孩,走路、推門、拿碗、放水桶……都是“氣呼呼”地弄出很大的聲響。雖然對學習感到挫敗,但她卻在手工藝方面表現出了天賦。當手工老師教最難的蜀繡工藝時,只有她漸變色部分做得極其精致。肖敏遂與大家商量,減掉她部分習題量,鼓勵她學手工藝。期末表彰時,女孩第一次上臺領獎,笑得無比燦爛。
歷經數年,肖敏和同事開設了包括《聾生就業心理指導》《手工》《殘疾學生校園游戲》《重度多重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系列課程,得到了許多專業上的認可。
為了開發出這套“好吃又有營養”的校本課程,肖敏和老師們好多假期為此泡湯,數不清多少天睡半夜起五更,有時太投入連喝水都忘記了,真是走火入魔一般。
“看著我們編的教材,越看越喜歡,想到以后上課方便,想到對學生有幫助,就更加歡喜,不知不覺就弄到凌晨兩三點,好像不知道累?!币晃煌抡f道。
“事實上真的是非常累?!毙っ粽f,追尋適合殘障學生的課程就像是在掘井,最先挖到的都是泥土,只有持之以恒地往下挖,只有挖到一定的深度,才可掘出甘甜的泉水?!安贿^這時的甘泉,不僅滋養學生,也給養了我們自己?!?/p>
使命:承擔特教人的責任情懷
2014年底,肖敏對全區3-15歲的三百多名殘障兒童進行入學情況調查,并對偏遠農村的43名重度、多重殘障兒童進行入戶調查。
肖敏說,自己會永遠記得第一次到小澤家時,重病的父親和智障的母親互相攙扶著,在公路邊等待自己一行人的場景。在他們快要進院子前,有一段很窄的泥土路隱沒在草叢中,小澤的父親吃力地挪到旁邊的草從中,讓出泥土路,彎著身子對肖敏說,老師你們先走。
就在這之后的一周,小澤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肖敏總是想起他顫顫巍巍挪動腳步的場景。
“這一挪步,一躬身里,滿是對老師的尊敬,也是對教育的渴望和對生命的囑托?!毙っ粽f道。
根據調查結果,肖敏擬定了細致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服務工作方案,2015年1月,學校正式啟動送教上門服務。每個周末,肖敏和老師們背著教具,不懼風雨,不怕勞累,辛勤地奔走在送教的路上。送教上門面對的是各種類型的重度、多重殘障兒童,即便是像肖敏這樣從事了二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師,也會焦頭爛額束手無策。她從零開始,拜師學藝、上網查資料、請教專家……現學現用,邊研究邊教學。肖敏還帶領老師們開發實施送教上門課程,建設課程資源,編寫使用《送教上門家長指南》,提高了送教上門的質量?,F在,普通學校的老師也加入送教隊伍,既給重度多重殘障兒童和家庭送去了課堂,更送去溫暖和希望。
“讓每一個殘障兒童都享受到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這是特校教師的使命。在各種現實困境面前,老師們的力量確實很微弱?!钡っ魣孕?,即便是最微弱的光,也有驅逐黑暗的力量?!靶切侵?,可以燎原,我們必將點亮殘障兒童的未來?!?/p>
擔當:用一人帶動一批人
2018年4月,肖敏經過遴選成為教育部首期名師領航班學員。在12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中,僅肖敏和譚蘊華(香港)兩人是特殊教育教師。
華東師范大學培養基地周彬院長勉勵肖敏:“特殊教育最薄弱,也最需要發展……個人的優秀已經不是你們現階段最重要的目標。你們必須帶動更多的人,承擔起國家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使命?!?/p>
如何帶動更多的人?如何促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肖敏感到了比以往更重的責任。
2019年1月,肖敏領銜的國培計劃名師領航工程名師工作室獲批成立,隨即在汶川、崇州、宜賓、瀘縣、昆明等地開展團隊研修、教學研訓、送教到校、課題研究等六類研討活動,積極向教育部申請支援涼山彝族自治州特殊教育行動計劃。2019年11月,經由華東師范大學培養基地批準,由工作室成員負責的工作室相繼成立,在市級層面持續發力促進區域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肖敏總是鼓勵大家“聚成一團火,散作特教星?!睂ⅰ皽嘏?專業”的特教信念根植于心。
肖敏組織瀘州、宜賓、內江、自貢、阿壩等地的特校教師開展100日線上學經典活動,還在山東煙臺百名名師論語線上學習活動中擔任志愿者?!罢撜Z天天見,經典潤心田”,肖敏每天清晨6點準時發布學習內容,率先學習并撰寫心得,并對小組老師的心得進行點評回應。有位老師在論語心得中,寫到對自己因為外派公務錯失了齊魯名師申報一事心有不平。肖敏立即回應“名師之名不在名,而在于明?!睖芈暭氄Z地一句話,讓這位老師多日的郁悶一掃而空,找回了自己做“明師”的初心。
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開學,聽力、視力、智力障礙的學生開展線上教學,各有各的困難。怎么辦?肖敏廣泛征集意見后,擬定了延期開學期間殘障學生居家學習與生活指導課程方案,肖敏發動工作室團隊和學校教師制作微課分享教學資源。經過精心籌劃細致準備,從2月10日開始,一部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案地創造性實施。比如針對聾生的“錄制手語視頻”“手語直播課堂”等,針對盲生的“口授盲文”“音頻聽讀”“居家定向行走”等,針對智障學生的“學習資源美篇”“任務分析操作示范”等。
4月13日第二次延期復課后,肖敏與老師們分成小組走進126名殘障學生和53名送教學生家庭,送去新教材、學習資源包、防疫和心理疏導。結合線上輔導讓殘障學生們科學防疫,安心居家學習,直至順利復課。
“愛心接納、真心懂得、用心鉆研、誠心擔當,特校好老師必當如此?!毙っ粽f,當下恰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只要特教好老師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公平優質、彈性包容、適性融合的特殊教育就不只是夢想,而是美好的每一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