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和手撐住地面,雙腿斜向上45度抬起,這個叫“三角撐”的街舞動作,是14歲傈僳族男孩蜂燕紅的拿手絕活兒。
黝黑、精瘦、小個頭兒,雖然是領舞,站在同學們中間,蜂燕紅算不上顯眼??梢坏┮魳讽懫?,他全身的骨骼、肌肉就像安上了馬達,隨節奏高頻律動。
從大山深處掏鳥窩、采菌子的小男孩,到校園里小有名氣的街舞“明星”,過去一年,教育脫貧攻堅讓蜂燕紅的學習和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說不上是什么機緣,幾年前,蜂燕紅喜歡上了街舞。
那時,他的家還在云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河西鄉的山坳里。一間平房,一間下層養牲畜上層住人的木板房,就是全家五口人的生活空間。
沒有平坦的場地、明亮的練舞鏡,更沒有指導老師和安全保護,10歲的蜂燕紅和表哥一起,模仿手機里搜索出的視頻,開啟了自己的街舞人生。
大山深處,求學與練舞一樣,條件苛刻。
每半個月從學?;丶乙淮?,蜂燕紅得花兩小時坐車,車費40元。如果想省下車費,僅靠步行,這段路他要馬不停蹄地走6個小時。
由于全境多高山陡坡、少平地,在怒江州,與蜂燕紅求學經歷相似的孩子不在少數。為了把貧困群眾挪出山溝,怒江建設了67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10萬人口搬出大山。
用一輛卡車拉著全部家當,2019年,蜂燕紅和家人來到蘭坪縣城,住進了嶄新的永安社區。搬家的汽車只走了兩個小時,卻把蜂燕紅一家帶入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
“我們家現在是三室一廳,有電梯?!狈溲嗉t說,新家環境沒有老家那么嘈雜,他在這兒學習、練舞,有時也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整個蘭坪縣,和蜂燕紅前后腳進城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約有5000名??h城老學校擠不下,中交集團與縣委、縣政府合作,捐資1.5億元,修建中交蘭坪新時代希望學校,一次性增加了約1800個小學學位、1200個初中學位。
蔥翠的雪邦山山麓,新校園拔地而起。作為全寄宿制學校,除教學樓、圖書館、運動場外,新時代希望學校還配備了標準化的食堂和師生宿舍,硬件設施一應俱全。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學校積極開展民族舞、繪畫、書法、街舞等社團活動,讓剛剛走出大山的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樣,一邊學文化知識,一邊發展特長?!拔覂鹤于s上這個時代真的太幸運了!”蜂燕紅的父親感嘆。
“我們實行全寄宿制管理,目的就是讓家長安心投入生產,早日脫貧致富?!毙iL楊光澤說。
今年9月1日,新時代希望學校正式投入使用,蜂燕紅成了八年級學生。新家到新學校之間開通了公交車,單程15分鐘、票價1元,一周回家一次,他再也不用為了省錢而步行了。
不過,最讓蜂燕紅開心的還是加入街舞社,“因為我覺得跳舞能把自己的信心激發出來”。
街舞社里一起練舞的都是同齡人,彼此間有說不完的話題。指導老師李鵬剛剛大學畢業,是街舞發燒友,僅用了6天時間,就帶著10多個孩子排練出了第一支舞?!拔蚁M芙探o學生一些精神上的東西,讓他們有豐富的人生和出彩的機會?!崩铢i說。
對于“人生出彩的機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站在教學樓觀景平臺眺望山腳下的蘭坪新城,楊光澤會讓身邊的學生指指看將來想去哪個單位工作,鼓勵他們從現在開始就確定目標,好好學習,長大后建設家鄉。
而對于蜂燕紅來說,跳街舞時“說不出的快樂”更有吸引力。他打算努力練舞,以后考上藝術學校,做一名舞蹈老師,把傈僳族傳統舞蹈元素融入現代街舞,繼續演繹自己的街舞人生。(本報“三區三州教育行”融媒體報道組 怒江州報道組成員:張晨 劉亦凡 李柯 賈文藝 執筆:劉亦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