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未摘帽縣教育脫貧攻堅調研指導工作視頻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面壓實攻堅責任,堅持精準方略,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打響打好打贏教育脫貧攻堅的總攻戰,確保取得全面勝利。
做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底線目標之一,影響著脫貧攻堅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也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政治任務。近年來,我國就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作出系列重要部署,義務教育覆蓋面、入學率、鞏固率持續提高,控輟保學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9年11月20日,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由臺賬建立之初的29萬減少至2.3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15萬減少至6000??剌z保學工作成就的取得,為2020年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也要看到,受辦學條件、地理環境、家庭經濟狀況和思想觀念等多種因素影響,失學輟學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在一些老少邊窮地區,輟學問題仍有反復的風險。這直接影響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的實現和脫貧攻堅戰目標的實現,也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必須堅持不懈抓好教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責任、任務落實,推進控輟保學工作精準化、制度化。
推進控輟保學,要精準把握目標。截至2019年底,尚有52個未摘帽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三區三州”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戰線長,致貧因素多,脫貧成本高,返貧壓力大,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地,脫貧任務尤其艱巨。要精準把握目標,將52個未摘帽縣作為主戰場,以“三區三州”地區為決勝地,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攻堅,將資源、資金、政策向這些地區傾斜,進一步優化細化教育精準扶貧政策,實現精準資助、重點資助、應助盡助、應扶盡扶。確保適齡兒童都能接受義務教育,并不斷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質量,因地制宜促進農村初中普職教育融合,幫助他們掌握終身學習與發展技能,養成勤奮、向學、奮斗的觀念。這不僅關系到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地區的順利脫貧,更是防止脫貧之后再返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推進控輟保學,要把握精準扶貧規律。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重點對象,殘疾兒童、殘疾人子女、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留守兒童等適齡兒童又是重中之重,要面向控輟保學重點對象,優先幫扶,精準幫扶,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切實提高控輟保學成效;各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現狀不同,重點人群中由于家庭、身心特點等因素,面對的實際困難和教育訴求也各不相同,必須建立分層分類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針對不同群體的輟學誘因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滿足不同群體的教育需求;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核心要素,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保障,推進控輟保學必須從保障待遇、提升師資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整體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增進學校吸引力,以優質教育供給滿足多元化教育需求,實現“質量控輟”。
新冠肺炎疫情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也是影響脫貧質量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受阻、貧困地區勞動力外出就業務工受阻,都可能造成貧困群眾收入減少,再加上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等因素,控輟保學工作難度可能增大。因此必須統籌考慮疫情形勢影響,科學研判形勢,健全工作機制,實現精準摸排,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持續推進控輟保學專項行動,確保不因疫情導致新增輟學學生。
控輟保學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剌z保學是保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完整義務教育的重要抓手,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口素質、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基礎性工作。即便消除了絕對貧困現象,控輟保學任務仍不會終結,必須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將控輟保學作為一項常態化的重點工作抓緊抓牢抓好,完善輟學學生行政督促復學機制、入學聯控聯保工作機制、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督導檢查機制和考核問責機制等,切實保障教育投入,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打贏打好控輟保學這場持久戰。(本報評論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