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特別的培訓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班。15名來自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窯鎮的村干部和獼猴桃種植技術骨干就如何實現產業脫貧這一主題,與諸多專家學者切磋交流,這是中國科大科教精準扶貧的一項舉措。
幾年間,從合肥到金寨再到六枝,一校兩地勠力同心推進扶貧工作。2019年,金寨縣龍馬村和六枝特區均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正式退出貧困村、貧困縣序列。目前,兩地均已實現貧困人口清零。
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拔窮根
培養一支靠得住的干部和人才隊伍,對于地區發展,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自2016年起,中國科大根據六枝特區需求,著力實施“人才培訓+干部培養”隊伍建設雙軌制,采取“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先后組織各類培訓55場次,共培訓黨員干部、中小學教師、醫護人員、產業帶頭人和各類技術人員1萬余人次。目前,教育培訓已經成為中國科大定點扶貧的品牌項目。
2019年5月12日,中國科大校園迎來了一批“貴客”——來自貴州省六枝特區定點扶貧地區的師生,受邀參加科技活動周。兩天的時間里,他們觀科普、看展覽,近距離觸摸科技、感受科學的魅力。
在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六枝特區組織的參賽隊伍獲得了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項目一等獎,這也是貴州省2012年來在該項目中首次獲得全國一等獎。
而在幾百公里外的金寨縣燕子河中學,一場特別的科技活動展也在舉行,中國科大100余名志愿者帶來的機器人、意念頭箍、航模等近30個科普項目,吸引了龍馬村及周邊1500名中小學生和當地群眾參觀。這是中國科大以科技為抓手,深化教育扶貧的一個縮影。
學校扶貧干部林高華說:“貧有百樣,困有千種。教育扶貧是提高扶貧工作實效的前提,而提升教育水平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方式?!?/p>
科技唱主角,產業照亮致富路
六枝特區地處烏蒙山脈南端、云貴高原中部的斜坡上,海拔落差大,是獼猴桃生長適宜區。但此前由于獼猴桃種植技術含量高、周期長、前期投入較大,普通農戶對種植獼猴桃的積極性不高。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科大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合作,為六枝特區量身打造了一份獼猴桃產業規劃,引進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獼猴桃品種,分別在海拔700米、1300米、1700米左右的村寨建立了63畝低、中、高海拔優良品種示范基地。目前,六枝特區已種植獼猴桃2.4萬畝,并計劃在未來3年內新增6萬畝。
從“輸血”到“造血”,留下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是關鍵。結合示范基地建設,中國科大定期組織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專家團隊,為農戶們開展獼猴桃全產業鏈技術培訓,為當地培養了一支穩定的技術推廣人才隊伍。
此外,學校為貧困戶專門開設的“專家綠色通道”更是讓不少種植基地直接成為當地的技術培訓中心和成果輸出中心。
“咱們引進的薇菜種苗繁育項目采用了先進的漂浮式育苗技術,具有國家專利,苗子長大后移植到山地上,每畝每年可收入6000元到8000元?!敝袊拼篑v龍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金長江介紹,目前,該基地前期投入40余萬元,首期建立70余畝薇菜種植示范區,未來幾年計劃開展千畝以上的規模種植。
瞄準“需求側”,消費扶貧助增收
農產品實現了增收,如何將產品銷售出去,打通扶貧最后一公里?中國科大以“產銷組合拳”解了難題。
六枝特區的小黃姜個頭小巧玲瓏,口感鮮嫩清辣,性溫味鮮香,姜汁飽滿。但長期藏于深山,銷售渠道不暢,一直鮮為人知。
在中國科大扶貧干部的推動下,2018年12月28日,六枝特區人民政府與社交電商平臺簽訂“一縣一品”戰略合作協議,推進農產品電商化。12月30日9點,六枝小黃姜正式上線,原計劃24小時的活動,5小時內就被搶購一空,累計售出小黃姜19.8萬斤。如今,小黃姜打出了知名度,遠銷韓國。
2019年以來,中國科大投入100余萬元,支持六枝特區建設電商倉儲中心獼猴桃冷庫、電商培訓、電商試驗種植示范基地;2017年以來,學校通過多渠道幫助六枝特區銷售農副產品7500萬元。
“社會服務是高校肩負的重要責任,科教報國、追求卓越是中國科大的初心使命?!敝袊拼簏h委書記、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舒歌群表示,“學校堅決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發揮特色優勢,充分利用學校的平臺和中科院的力量,鞏固脫貧成效,為下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保ū緢笥浾?方夢宇 通訊員 劉愛華)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