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自2013年以來,承擔安徽省靈璧縣的定點扶貧任務,靈璧縣是聞名遐邇的千年古縣,也是傳統的農業大縣,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縣,總人口130萬人。近年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19年實現高質量地脫貧摘帽。學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擔負起定點幫扶的光榮使命,遵循“多措并舉全面精準、扶智為先全程輻射”工作思路,八年來,合肥工業大學逐步探索出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又符合靈璧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特別深受老百姓歡迎的扶貧典型做法,就是??h合作興辦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教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將定點扶貧的生動實踐寫在了靈璧大地上。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特別是在軸承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方面發展迅速,提出要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但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能性人才,應成為面向人口大縣的教育脫貧之路,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和靈璧縣委研究決定設置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2019年5月簽訂共建協議,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余其俊、靈璧縣委書記劉博夫親自為分院揭牌,9月開始招生。學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結構調整、人才需求,設置了數控加工、汽車維修、機械裝配、電氣自動化安裝與維修4個專業。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制定的主導產業,設置軸承產業專項培養班,深度契合地方經濟發展,深受當地政府、企業、廣大群眾歡迎。
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建設,黨委書記余其俊親自參加分院開學典禮并指導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實訓場館建設,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志峰為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師生作《技能型人才與大國工匠》主題報告,并帶領專家對分院實驗實訓室建設進行研究論證;學校劃撥70余萬元辦學經費,改善靈璧分院的辦學實驗條件;汽車交通工程學院捐贈3輛實驗教學用車,工業培訓中心捐贈12臺普通機床,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學院、智能制造研究院、工培中心等單位專家赴靈璧指導實驗實訓室建設;組織23名學生赴我校宣城校區開展集訓。校友企業捐贈圖書2.6萬余冊,合肥智能研究院捐贈無人駕駛電動汽車2臺,合肥矩數格物有限公司捐贈價值27萬教學設備,廣東萬引科技公司捐贈30萬元用于采購教學實驗設備等。學校向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派駐第一書記,統籌協調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靈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建設,搶抓發展機遇,今年6月,縣長趙明親自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分院實驗實訓室建設事宜,決定由縣財政投入3000余萬元為分院購買教學實驗設備,同時全面解決教師編制問題,形成??h合力加強分院建設的良好態勢。同時充分發揮各類政策優勢,招收的學生全部免除學費,并給以貧困生資助,采取定向培養,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充分就業,這些都深受老百姓特別是貧困群眾的歡迎,報名踴躍,招生成效明顯,2019年招生581名,2020年招生1000余名。校友企業浙江海高集團、安徽品特技術公司等已經前來洽談畢業生就業事項。相當一部分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在家門口就可以掌握一技之長,走上技能就業成才之路。
縣委書記劉博夫多次陪同來靈璧投資的企業家赴分院參觀走訪,深情地說,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已經成為靈璧人民手中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是縣委縣政府招商選商、引資引智的一張亮麗名片。
合肥工業大學和靈璧縣委縣政府深度合作,同頻共振,多措并舉加強靈璧分院的建設,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贊許。2020年,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人民網、安徽日報等媒體報道我校教育扶貧情況20余篇,其中,中國青年報頭版報道《安徽靈璧:581名農村青年在家門口上“大學”》;科技日報報道《把技能送到家門口》;人民網(安徽)報道了《 教育扶貧打開“希望之窗”》。靈璧縣一名退休老干部馬厚華在看到中國青年報的文章,專門給縣委縣政府領導寫信,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這是靈璧建縣以來一千多年,遇到的一次絕好的機會,請全縣人民珍惜?!?/p>
面對靈璧縣這樣的貧困的人口大縣,我們找到了一條能充分發揮高校優勢、縣委縣政府全力支持、人民群眾熱烈歡迎的定點幫扶經驗———就是“學院辦在縣城里,技能送到家門口,幫扶落在心坎上”,努力將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建設成為皖北地區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高地,精心打造好“靈璧人民手中的亮麗名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