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教育部黨組關于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和學科優勢,完善幫扶機制,激發幫扶動力,聚焦幫扶成效,切實做好定點幫扶云南省綠春縣各項工作,助力綠春縣于2020年5月實現脫貧摘帽。
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幫扶機制。成立黨委書記、校長為雙組長的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每兩周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研討定點扶貧工作,每周召開定點扶貧工作調度會,狠抓工作部署落實。學校負責同志多次帶頭赴各定點扶貧地區走訪調研,簽訂定點幫扶工作備忘錄,落實結對幫扶相關工作。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脫貧攻堅 使命在肩”主題黨日活動,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識。制定《定點扶貧綠春等地方“十三五”工作計劃》《2020年定點扶貧工作任務分解表》等文件,與學校56個二級單位簽訂責任書,從電子商務、智庫服務、教育幫扶、資金幫扶、城鎮化改造等方面,明確各二級單位定點扶貧任務,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指標任務按時按量完成。打造組團幫扶模式,加入高校教育扶貧聯盟、健康扶貧聯盟和消費扶貧聯盟,與兄弟高校組建成立e幫扶志愿者團隊,打造基層干部能力提升精品培訓課程等,增強幫扶效能。
實施兩輪驅動,激發幫扶動力。利用“互聯網+”模式,開展網絡遠程教育培訓和電子商務幫扶,實現“兩輪驅動”。在綠春縣設立網絡教育校外學習中心,累計建設近200門優質網絡課程,免費培訓黨政管理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近7000人次;組織專家學者制定《云南省綠春縣“十三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運用互聯網、大數據、AR/VR等技術,助推特色農產品產業、旅游產業提檔升級。開設“前鋒live”網絡直播帶貨平臺,培養專業直播帶貨團隊,促進電商發展。匯聚各方力量,構建“高校+校友+社會”扶貧模式。在校內設立“農校對接示范窗口”、校園扶貧超市、綠春特色產品展示區,舉行優質農產品展銷會和推介會,購買和銷售農副產品超1100萬元;成立校友企業高管“創業扶貧”導師團,指導綠春青年創新創業;疫情防控期間,動員校友企業和附屬三峽醫院向綠春婦幼保健院捐贈醫療設備,改善醫院硬件條件;聯合重慶電視臺拍攝“大美綠春”主題宣傳片,連續三年舉辦綠春品牌推廣大賽,協助打造綠春品牌。
聚焦三重幫扶,落實幫扶成效。創新黨建幫扶,提供基層黨建專項資金,為綠春縣打造現代化基層黨員學習活動室和邊疆黨建示范長廊;抓干部培養,促組織建設,每年組織100余名科級干部來校參加黨政干部培訓。組織專家學者赴當地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鄉村振興”等主題報告,指導當地黨建扶貧“雙推進”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加大教育幫扶,設立教育扶貧專項資金和“龍之夢”獎學金、助學金等,用于當地師資培訓、哈尼古歌傳承保護與宣傳推廣、拉祜寨學齡前兒童教育等;向綠春圖書館捐贈圖書和有聲朗讀設備,實現數字圖書資源共享;組建“前鋒合唱團”“諾瑪阿美舞蹈團”,實施深山足球隊訓練計劃,提升青少年兒童綜合素質。加強人才幫扶,選拔優秀干部掛職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連續多年選送研究生到綠春一中、二中開展支教工作;選派醫療專家赴當地為貧困戶進行健康義診和聯合會診,開展醫務人員培訓,累計培訓約1300人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