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右)在了解貧困戶身體健康情況。
因孩子上學致貧的84戶家庭,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領取65500元資助金;因病致貧的群眾,全部納入新農合醫保,大病報銷比例超過90%,并領到救助金30500元……
“困擾群眾多年的‘看病難’‘上學難’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解決了,我們最感謝的就是楊書記!”近日,一見到記者,河南博愛縣南朱營村黨支部書記余愛理就高興地說。
“楊書記”就是河南理工大學駐村第一書記楊波。
2017年11月,一到南朱營村,楊波就深入貧困群眾家里開展“三訪三問”工作,通過訪前任問思路、訪專家問規劃、訪村民問需求,在走村串戶、田間地頭把村里的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希望需求等搞得一清二楚。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楊波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協助鎮黨工委推選產生了年齡結構合理、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并通過“五個一”黨員教育管理活動,使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日益顯現。2018年村黨支部獲評全市“十佳先進基層黨支部”。
楊波還通過多方努力,申請資金600余萬元,修建村內污水處理站,硬化道路5.6公里;完成村民吃水井、242戶旱廁改造、天然氣入村入戶等惠民工程建設;組織干部群眾種植景觀樹、果樹、花草苗木等3000余棵……
“產業扶貧是脫貧致富的根本抓手?!蓖ㄟ^工作實踐,楊波深有感觸。立足當地實際,他把發展產業作為工作重心。結合河南理工大學和南朱營村的優勢,他推動脫貧致富方式從“被動輸血”到“自我造血”的根本轉變。他還籌資840余萬元,建成了10個高標準日光棚蔬菜種植基地,以及占地近200畝的水果觀光采摘基地、占地15畝的農耕體驗園……
短短兩年多時間,全村貧困群眾由原來的106戶461人,減少到目前的6戶14人,村集體收入達到27萬元,2018年,南朱營村退出省級貧困村序列。(本報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徐春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