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學(左)在村里張貼捐款建廣場村民名單。
“沒想到能分那么多錢!”不久前,河北省淶源縣南馬莊村養豬場第一批生豬出欄,利潤95%分配給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蘇計海拿著到手的7000元錢,臉上笑開了花。
2018年3月以來,河北省教育廳駐南馬莊村第一書記智學帶領工作隊,干實事謀真章,改變了山村的貧窮落后面貌。
“剛駐村時,我們在街上跟老百姓打招呼都沒人理。還有人嘀咕‘這幾個細皮嫩肉的省城干部能干成啥事?’”隊員李琦笑說。
只能用行動說話。智學帶著隊員入農家戶,說農民話,解農民情,辦農家事,累計步行6200多公里,臉曬得黝黑,鞋子跑壞了好幾雙。在處理50余次村民矛盾后,村民開始對他們另眼相看。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重要抓手。兩年來,智學和隊員們爭取到1000多萬元資金,為南馬莊建成1000頭規模養豬場2個、3萬只規模養雞場2個、420千瓦村級光伏電站1個、55千伏屋頂光伏1座、箱包廠1個,還爭取120萬元建成8個食用菌大棚,將于今年投產運營。
今年,養豬場首批2000頭生豬出欄,毛收入100多萬元;養雞場已出欄肉雞三批,收益約45萬元;箱包廠凈收入3.5萬元,光伏產業收益76萬元。
光伏發電和手工業保穩、養殖業增收、種植業綠色發展,多層次、寬領域的產業發展結構逐漸成形?!肮ぷ麝牱鲐殞崿F了‘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贝妩h支部書記楊拴丑話語間對智學充滿欽佩。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提高質量,優化師資是關鍵。
在智學積極協調下,400余名特崗教師成為淶源縣師資生力軍,村小教師50人次赴石家莊、保定等地學習先進經驗,聯系河北師大附小幫扶共建。
南馬莊鄉中心小學坐落山陰,面積狹小且緊鄰207國道,少陽光、不安全。智學和隊員協調有關部門,決定遷建一座現代化標準化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目前,項目已完成選址、征地及教學樓、宿舍樓等設計工作,計劃于明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南馬莊村223戶403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3%,整村脫貧出列。(本報記者 周洪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