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炳志(右一)與村委會成員、村民在山上進行神仙樹種植基地考察。
從西安出發,到地處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5小時車程,其中98公里是山路。這是陜西師范大學駐嵐皋縣四季鎮天坪村第一書記杜炳志駐村扶貧的必經之路。
天坪村山大溝深,住戶分散,交通不便。自2017年12月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杜炳志從聽不懂方言、不了解鄉風民俗,到成為嵐皋縣、安康市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交友幫扶先進個人”,他用真誠和付出,換來了群眾的愛戴,點亮了天坪村的致富路。
駐村兩年多,杜炳志走村入戶,利用晚上農閑時間召開院落會,宣傳扶貧政策,為74戶貧困戶申請易地扶貧搬遷,為14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
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杜炳志詳細了解村里產業發展狀況,與村委會深入討論研究,確定了“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一批、發展蔬菜種植帶動一批”的產業發展思路。他先后從學校爭取到50萬元專項資金,成立神仙樹合作社,建成嵐皋縣級天坪村仙緣源神仙樹產業園。目前,全村種植神仙樹500畝、蔬菜500多畝,累計帶動全村443人穩定脫貧。
天坪村旅游資源豐富。2018年4月,杜炳志積極促成學校與嵐皋縣簽署協議,正式啟動非遺文旅小鎮(楊家院子)項目建設。如今,楊家院子已經發展為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帶動周邊村民脫貧致富。2019年,楊家院子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深受學?!拔鞑考t燭精神”熏染的杜炳志時刻不忘教育的重要性。駐村不久,他就向陜西師范大學部分教師發出了邀請。很快,一支科普下鄉小分隊來了,一批科技發明實驗材料也來了,學校6個學院150余名師生利用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機會,也來到麥溪小學開展系列支教活動。在他的積極聯絡下,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國際學校與麥溪小學簽訂結對幫扶協議,開展互訪交流教育幫扶活動,愛心企業為麥溪小學援建價值近3萬元的凈水設施和1間價值近40萬元的現代化錄播教室等,解決了200多名山區學生的飲水健康問題。
“雖然我的駐村時間有期,但對下一代的教育幫扶不能斷?!?019年,杜炳志奔走游說,在天秤村成立“陜西師范大學紅燭勵學基金”。目前基金總額累計28萬元。他說,重要的不是那點錢,而是要激發山里孩子奮發自強的內心力量。(本報記者 馮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