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到10億元辦學資本引入、1.5億元財政支持資金項目落地、3000多萬元社會資金援助到賬,創立農校對接消費扶貧新模式,以推動智慧教育實驗為契機啟動強師計劃……
到河北威縣掛職副縣長不到一年時間,教育部扶貧干部王炳明就以扎實高效的工作贏得了當地干部群眾交口稱贊。
“務實、專業,有活力、有干勁兒,我們給這個教育部來的年輕人打滿分!”提起王炳明,威縣縣委書記安慶杰豎起了大拇指。
深入基層,與當地干部群眾打成一片
“從2019年2月24日到威縣任職那天起,我的心就落在這片土地上了?!蓖醣魃眢w壯實,話里透著一股樸實勁兒。
下基層調研,了解威縣脫貧攻堅、教育發展、經濟發展、農業發展等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成為王炳明到威縣之初最主要的工作內容。
走遍全縣16個鄉鎮,深入到35個行政村入戶走訪;調研學校超過35所,占全縣中小學??倲?0%以上,召開座談會20余場,面對面交流過的鄉鎮干部、教師、校長超過240人;調研近20家縣重點企業;到教育局、扶貧辦、農業農村局、人社局、發改委、國土資源局等10家縣直部門了解情況……這僅僅是王炳明任職兩個月時工作行程清單的部分內容。
王炳明在教育部任職于教師工作司,之前就注重跟一線教師聯系,來到威縣,他的交流對象范圍更廣了。
“王縣長很務實、很專業,能跟我們談國家大事,也能交流教學設計、拉家常,他不僅了解政策,還了解教育教學,也了解我們的難處和渴望?!焙芏嗤h城鄉一線的教師這樣說。
第35個教師節,王炳明與一線教師們一起度過了不一樣的一天。
白天前往多所學??赐處?,當晚,他自掏腰包在電影院包下一個放映廳,邀請100名教師共同觀看教育主題影片《一生只為一事來》,為他們送上一份節日的精神賀禮。
“這是匆忙的一天,也是收獲滿滿的一天,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天?!蓖醣髟谧约旱墓ぷ魅罩旧蠈懴铝诉@樣一段話。
建農校對接機制,鞏固脫貧成效
作為一個剛摘下國貧縣帽子沒多久的農業大縣,農業發展和農民就業,是威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威縣由傳統種棉大縣發展為現代農業縣。如何建立穩定的農產品銷售渠道,確保農民穩定增收,是擺在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
王炳明到任后,經過大量調研走訪,決定將“農校對接”作為突破口,建立與高校對接的機制,抓消費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從產生想法,到得到認可,再到爭取教育部相關部門、中國教育后勤協會、省教育廳相關部門、有關高校、大型餐飲企業支持,這項工作前后歷經了3個月。
6月底,河北省農校對接精準扶貧現場會在威縣召開,該縣“農校對接”正式啟動。
會上,相關高校和企業與威縣簽訂協議,兩年內采購農產品8000多萬元,相關企業將支持建立高校后勤蔬菜生產基地1萬多畝,重點開展面向高校的訂單農業。
“創建高校與貧困縣合作機制,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一方面推動了貧困縣農業結構優化升級、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鞏固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果;另一方面,通過同質同價下的定向集約優先采購,降低采購成本,保障師生用餐安全,對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敝袊逃笄趨f會副會長黎玖高說。
多方引資,為教育跨越發展打基礎
除了“農校對接”,王炳明還給自己確定了“抓高職建設,抓產學研合作,抓辦學條件改善,抓教師隊伍建設,抓教育信息化”5項工作思路,如今,這幾項工作也在有序推進,并逐漸顯露成果。
為了改善威縣辦學條件,王炳明努力爭取了大量上級財政支持和社會資助:2019年中央和地方專項資金安排威縣補助經費1.5億元;中央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經費999萬元;爭取學生膳食補助資金3263萬元,覆蓋試點學校200所,受益學生5.3萬人……
今年2月,國務院出臺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鼓勵企業社會興辦職業教育。在教育部和河北省支持下,威縣抓住良機,全力籌建一所高職院校。經過艱辛努力,高職院校已經通過河北省政府審核和教育部備案,列入“十三五”高校設置規劃調整方案。根據規劃,學院將立足威縣,輻射河北及周邊,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和產業需求,重點開設現代農業、現代加工制造、現代服務業、信息技術、管理、新型康養等專業。
目前,這所社會資本投入10個億,占地500畝,在校生規模將接近1萬人的高校,在威縣高開區已經啟動一期建設工程。
一系列變化接連在威縣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發生,為該縣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會持續發力,用更新的理念、更實的做法、更大的力度、更多的資源,為威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盡最大努力?!鄙钋飼r節,風起天寒,但王炳明心里又生起了一團熊熊火焰。(本報記者 周洪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