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7年間,幾乎每所上海的中職學校都有了一個西部地區的結對學校。2014年,上?!κ猜毥搪撁顺闪?,兩地教育、人社部門創新機制,70余家單位包括職校、企事業單位以及行業協會等自愿組成聯合體,攜手推進職教援疆工作。2015年,上?!迓毥搪撁顺闪?,集合兩地58家單位力量為青海學生搭起成長成才的階梯。2016年,上?!窳x職教聯盟成立,11家上海市成員校與遵義地區15所中職學校全面結對幫扶。2018年,上?!颇下毥搪撁顺闪?,首批20家常務理事單位、238家理事單位大平臺多渠道對口支援,著力提升職教促進脫貧致富的能力。
四大職教聯盟組團式支援,架起了東西協作的新通道。高職、高校、企業也在源源不斷地加入,“一校為主,多校對一”的精準幫扶正在托起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的“騰飛夢”。
學成一人帶動一片
返鄉的前一天,楊鎖揚再次來到外灘,這是他當初立志的地方。楊鎖揚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高級技工學校學生,也是首批建檔立卡來滬就讀的滇西學生。3年前,他通過滬滇職教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兜底式招生來到上海,希望能學一門技術。初到上海,學校組織大家參觀東方明珠。當得知這里一根8噸重的導線是學校老師的作品時,他暗下決心,要努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焊工。
在校學習期間,楊鎖揚見到了“焊神”張翼飛、殷瓦焊匠秦毅以及大國工匠張冬偉,工匠大師們的精神激勵著他追逐的腳步。經過3年的刻苦學習,楊鎖揚對自己的技藝越來越自信了。暑期,他到云南中鐵局做小工,在上海學到的知識和技藝讓當地的師傅們眼前一亮。到了畢業季,云南中鐵局主動邀他回鄉工作。楊鎖揚最終決定回去,建設自己的家鄉。他說:“我想把在上海學到的理論和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p>
楊鎖揚只是上海職教東西協作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和他一起通過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來滬就讀的首批近千名滇西學生也都開始走上工作崗位,有的留在上海就業,有的帶著知識和技能回到家鄉,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他們的成長經歷也為學弟學妹樹立了榜樣,很多貧困孩子放棄輟學打工的想法,選擇通過東西協作計劃來滬就讀。
授人一技之長,點燃一片希望。3年來,滬滇聯盟已經幫助云南300余所生源學校的5794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進入上海的中職校學習。加上滬喀、滬果、滬遵聯盟以及“云南同濟中德學院”等招生項目,上海各聯盟成員學校已經吸收了萬余名西部地區貧困生到校學習,幫助他們點燃成長的夢想。
“魚漁雙授”推動志智雙扶
“我一定要把國賽精神和技能標準帶回去,帶領更多的青年小伙伴一起建設美麗新疆……”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運用與維修賽項在天津舉行,莎車縣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參賽選手爾夏提·艾爾肯憑借熟練的技能和扎實的功底,獲得了全國二等獎,刷新了該項目新疆南疆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比爾夏提更高興的,是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市交通學校)的教師們。近年來,以滬喀聯盟為平臺,該校多次組織教師援疆送教,教學名師前往實踐調研和現場指導,送去上汽通用汽車青年教育培訓課程(AYEC)最新教學內容,還指導莎車二職畢業生創業,建成了喀什地區職業教育第一個“汽車服務就業創業孵化中心”,成為當地第一個職業教育校外標準的實訓基地。
要“輸血”更要“造血”?!鞍l展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急需一支精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敝袊嚲S修行業協會副會長陶巍分析說。
打造一支“靠得上、留得住、用得好”的師資隊伍,正是四大職教聯盟援建的精準發力點。在結對幫扶之初,各聯盟就結合受援學校實際需求搭橋梁、建平臺,通過組團式送教、結對式跟學、浸潤式體驗等形式,開展跨域傳、幫、帶,著力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2019年10月,西藏日喀則二職校教師次旺普赤來到上海,參加滬果聯盟組織的跟崗交流學習。次旺普赤學的是西點專業,對接的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學校給她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校內跟崗、校外培訓、參加教研活動、旁聽說課、參觀烘焙企業……3個月的進修結束了,她還獲得了由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西式面點師(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截至目前,四大職教聯盟通過“影子校長”、跟崗實踐等途徑,已經吸收2000余名干部、教師來滬培訓,校校精準對接,培訓的內容和形式量身定制。
“職教聯盟的最大價值就在于,更好地整合兩地資源,實現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城鄉合作和東西部合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成人成才合力構建‘同心圓’和‘立交橋’?!睖撁嗣貢L、上海市房地產學校校長忻健強說。
培育內生動力提升可持續生長力
職教扶貧不僅是見效最快的教育扶貧方式,更是助推產業扶貧的重要支點。如何通過職教精準幫扶,提升受援地區的“可持續生長力”?
在精準幫扶的過程中,四大職教聯盟積極探索專業共建支援,立足當地的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加強專業建設,以“專業適配”的人才繁興助推區域產業發展。
在喀什所處的南疆地區,天然氣使用非常普遍,但相應的技術人才十分稀缺,也沒有專門的技術培訓學校。滬喀職教聯盟成立后,聯盟內的上海市奉賢中等專業學校、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多次赴疆調研,從專業申報、師資培訓到實訓室建設等進行全方位指導,幫助喀什地區中等職業學校開出了喀什地區第一個燃氣專業。
聚焦產業人才培養空白,滬喀聯盟還幫助喀什相關學校新增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電子商務”等專業,開發專業教學標準,編寫校本教材,建設實訓基地,逐步建立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專業體系。
“聯盟通過‘外扶內生’的幫扶方式,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提高了各院校教學教研、人才培養質量,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笨κ猜殬I技術學院院長麥麥提江·艾薩感慨地說。
高水平的專業共建也帶動了各聯盟內更多資源的共享和輻射。滬遵聯盟搭建“云平臺”開展異地“現代學徒制”教學,滬喀聯盟圍繞八大重點建設專業推動實訓場所“硬件”升級,滬果聯盟帶領學生赴西部企業教學實習,滬滇聯盟開設企業冠名班定向培養人才,聯合企業積極探索職業教育的“一帶一路”國際化合作。
“四大職教聯盟共建的核心,還是要培育當地職教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創造可持續生長力,建立長效機制為未來發展助力?!鄙虾J薪涛嚓P負責人說。(本報記者 任朝霞)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