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貧困地區的龍通順是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2010級學生,在校期間得到國家資助,迅速成長,2013年獲評優秀畢業生。如今,他創業初成,在東莞市創辦的公司蒸蒸日上?!罢锹殬I教育的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饼埻樥f。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后發展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全區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找準著力點,精準施策,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幫助貧困人口學習和就業,全力支持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職業教育,實現職業教育“上學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校企合作開啟“造血式”扶貧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2016級學生楊尊書,2018年10月起到隆林商務局見習,擔任辦公室文員。短短兩年多時間,她已成長為熟悉會務接待、會展協調、自媒體直播的多面手。
“職業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也改變了我的家庭?!睏钭饡f。2016年,15歲的她輟學到廣東打工一年多后,發現沒有技術寸步難行,便重回職校學習。在職校期間除了學費、書費等費用全免,她還得到“雨露計劃”、國家助學金等資助,幾乎不花一分錢就學到技術。如今,網上找她帶貨的人越來越多,村里、鄉里的農產品通過她的直播賣得越來越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扶貧政策的支持,她已在百色市安家,還把弟弟接到了百色讀書。
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中作用獨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貧的重要主體。近年來,百色市借力行業企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多元路徑,在空間布局、層次布局、專業布局上逐步實現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同向發展。通過“雙基地”打造企業生產和培訓的場所,推進學生實訓與企業生產相結合、“實習產品”與市場需求相對接,并為企業技術和產品研發、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支持。
百色職業學院與40多家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辦了吉利“成蝶計劃”訂單班、中軟科技班等多個訂單班,擁有10多個規模大、質量高的校外實訓基地,社會認可度和知名度不斷提高,招生人數連連攀升。
2018年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開啟“造血式”校企合作職教扶貧辦學模式后,學校的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學生就業更加多元,就業區域擴大。2018年以來,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向廣東輸送畢業生7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生20人。
德??h職業技術學校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成功招錄2019級新生42名,深圳市職教集團為學生們提供強有力的就業保障,畢業后他們的工資預計達到8000元以上,真正實現“開辦一個專業,培養一批工匠,脫貧一批家庭”的辦學目標。
廣西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積極為深度貧困地區學生開辟招生和就業綠色通道,組建職業教育“圓夢班”,對招錄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以學校為單位進行虛擬編班、百分之百幫扶,做到從招生到就業的全過程跟蹤,及時解決各類問題,確保學生完成學業。近5年共組建職業教育圓夢班2338個,共安排中職全日制貧困畢業生就業超6萬人,確保有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畢業生全部就業,在扶貧路上不落一個貧困家庭,不落一個貧困學生。
縣級職校主打“特色牌”
賈剛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芝東村人,家里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4年初中畢業的他,決定到融水民族職校就讀護理專業。
“當時的想法就是學一門技術,盡快畢業改變家里貧窮面貌?!辟Z剛畢業后順利進入當地一家民營醫院工作,月工資4000元左右,還享受法定社保。
“現在工作比較穩定,最重要的是幫助家里脫了貧?!惫ぷ骱笏麚撈鸬艿苌蠈W的生活費,減輕了父親的負擔。2018年,他家已脫貧。
同樣選擇融水職校的還有蒙品榮,他曾去柳州市區的幾所職校參觀對比,最后還是選擇留在融水職校。2019年,他畢業后在柳州一家軍人康復醫院工作,月工資5000元左右。
留下學生除了靠口碑,還得靠學校自身專業夠“硬”?!澳壳翱h級職校能堅持辦學的已經不多,我們就是其中一所?!比谒毿PiL楊升頗為自豪地說。
楊升這么說是有底氣的。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廣西2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歸工業重鎮柳州管轄,柳州職業教育是廣西的翹楚,市區職校林立。能在柳州職業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融水職校的“秘訣”就是特色發展。
學校按照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相對接的原則進行專業動態調整,重點打造農村醫學、護理康復等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有針對性地為本地培養技能型人才。
近年來,該縣投入1400萬元,為本縣的職校建設了綜合實訓大樓,添置了價值500萬元的康復和護理專業實訓設備。2019年秋季學期,融水職校加掛“柳州市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迸谱?,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吸引力。
融水職校畢業生基礎扎實、技能過硬,就業一直保持良好態勢。2019年,該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6%,其中對口就業率達81.25%,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就業率達100%,真正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
近年來,廣西大力支持融水職校建設與當地產業發展結合緊密的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2016—2020年,全區共投入1000萬元重點支持廣西融水民族衛生學校建設護理、康復技術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和特色。
同時,廣西還建立職業院校對口幫扶制度,組織優質職業院校以管理、課程、師資、設備“四下鄉”方式對口幫扶貧困縣中職學校,通過共建專業、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共建師資隊伍、共享實習實訓基地、合作招生等,全面提高縣級中等職業學校和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2014—2017年廣西每年下達2億元獎補資金用于支持縣級中專綜合改革,累計投入8億元獎補資金,基本覆蓋全部貧困縣,幫助貧困縣縣級中專改善辦學條件。
院校扶貧開辟“新路徑”
“有蘇書記在,他準有辦法!”這是上林縣喬賢鎮橫嶺村村干部們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們口中的“蘇書記”就是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選派到橫嶺村擔任第一書記的蘇金強。
盤活壯鄉民俗文化、創辦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是蘇金強的“絕招”。他利用學校專業資源,為該村完成了具有文化內涵的葡萄酒品牌商標注冊及包裝設計等工作,并授權致富帶頭人的公司免費使用。2019年該公司增加種植山葡萄450畝,酒年產量達100噸,帶動210多戶貧困戶就業脫貧。
近年來,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產業扶貧與優質專業集群相融,指導打造了兩個民族文化品牌,確定富硒香瓜、富硒大米等6個富硒農業特色種植產業,共帶動建成30個農村產業合作社、28個傳統產業項目,實現產值6000多萬元,帶動1960戶貧困戶脫貧,實現“一技在手、一人就業、一家脫貧”。
像這樣成功助推定點扶貧村發展特色產業的例子,在廣西還有很多。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派駐平果市太平鎮吉林村第一書記劉啟強積極培育“爬山羊”特色品牌,帶領當地群眾養殖山羊。經過兩年多的培育,吉林村“爬山羊”終于走出大山,傳統產業發展規模已達1000多只,年出欄量在300只左右,每年給每戶帶來近5000元的收入。在他的帶領下,吉林村2018年順利脫貧。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駐寧明縣東安鄉六丈村第一書記趙宇琦引進龍頭企業,帶動村民與企業合作打造“龍頭企業+農戶”模式種植澳洲堅果,目前該村有24戶農戶種植820畝澳洲堅果,預計豐果期畝產2500斤。龍頭企業簽協議收購底價6元一斤,每畝預計為農戶增收1500元。
此外,職業院校還對接區域行業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積極利用自身優勢、挖掘特色,開設各種類型的培訓項目。14個地市共200所中高職學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項目覆蓋農林牧漁業、制造業、信息技術、教育等20多個行業,培訓近60萬人次,極大提升了貧困家庭的技能脫貧能力。
職業院校多輪驅動,真正發揮出了職教賦能脫貧攻堅的優勢,改變了村容村貌,幫貧困戶實現了增收。
?。ū緢蟆熬劢孤殬I教育扶貧行動”廣西報道組 “聚焦職業教育扶貧行動”廣西報道組成員:連保軍 周仕敏 歐金昌 馮竹青 黃正高 執筆:周仕敏 歐金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