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鯨園小學以“弘揚傳統文化,實現以文化人”為辦學理念,圍繞培養“家國情懷、勇于擔當”的育人目標,充分重視優質的課外讀物的育人功能,認真落實《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和《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辦學基本規范》,不斷構建系統完善的課外讀物進校園機制,推動課外讀物與課程教材、校園活動形成育人合力,切實提高師生的文化涵養,鋪就人文底色。
一、完善管理機制,構筑校園閱讀金色盾牌
學校深入解讀各級管理辦法和規范要求,進一步明確課外讀物進校園的五原則、四標準和十二條負面清單,多項舉措筑牢校園閱讀金色盾牌。
1.建章立制,加強政策指導。學校成立鯨園小學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領導小組,制定《鯨園小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細則》,定期組織分管領導、圖書管理員、班主任、學科教師進行分級培訓,解讀政策,明晰管理流程,不觸碰“紅線”,筑起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第一張“盾牌”。
2.規范甄選,細化選書流程。學校每年按人手一冊的比例更新校園藏書時,遵循課外讀物進校園的五原則、四標準,按照“教研組初選目錄—學科領導審議—學校領導小組確認—環翠區教育主管部門備案”的流程選擇符合學生年段特點的優質讀物進校園,近三年,累計采購上架讀物2500余冊。問題讀物清理上,校長牽頭,聯合法治副校長、語文、道德與法治學科骨干教師成立讀物審查工作小組,制定審查程序,依托“中小學圖書館復選與剔舊工具電子系統”,每學期開展一次校園讀物大排查,清理問題讀物,剔除不合時宜、無保存價值讀物,近三年,累計下架讀物2203冊,確保課外讀物品質,筑起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第二張“盾牌”。
3.智能分區,暢通閱讀渠道。學校按照智能化的圖書分區,結合天海閱覽室、勵耘書屋、樓層書柜、班級圖書角的功能,兩月一循環流動,讓圖書館藏書“活起來”,營造“書在手邊,人在書中”的閱讀環境;同時,將威海市圖書館流動圖書車引進校園,將“城市書房”搬進校園,從校內選拔閱讀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閱讀輔導員,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推薦、指導與監管,筑起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第三張“盾牌”。
4.跟進監督,完善閱讀評價。學校購置超星校園閱讀系統,搭建線上與線下“讀、思、測”一體的閱讀平臺,實行“校長—分管領導—師生閱讀坊”三級管理,進行星級閱讀評價,頒發證書、贈書,筑起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第四張“盾牌”。
二、全科主題閱讀發力,營造濃郁書香校園
1.課程構建。學校不斷完善1+X全科閱讀體系的構建?!?”指依據教材,形成主題閱讀、數學文化、英文繪本等學科分級閱讀體系,確立與學科單元主題內容相關聯的閱讀書籍,助力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癤”指依據時代背景,進行“年度主題人物閱讀”項目化研究,2021年圍繞“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活動,進行“探尋毛澤東的青少年時代”跨學科項目化學習,通過讀偉人詩詞、讀偉人成長書籍、講偉人故事、探偉人戰略戰術智慧等學習方式,走近偉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讀寫隨行。學校采取“課內主題引領,課外閱讀指導”的方式,挖掘讀寫訓練點,借助區域推送的讀寫材料充分實踐,提升表達能力;創辦??秵柷?,每學年出版四期,搭建讀寫創作平臺。
3.活動推進。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主題讀書節,學期末組織星級閱讀考級活動,提升閱讀效果。
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確保閱讀推進成效
依托學校開展的“校風、班風、家風”三風建設,聚焦家國家風書系,研發家國微學本,通過“讀(教師引讀、親子共讀)—研(將劉公島、郭永懷紀念館、沈秀琴紀念館等作為閱讀實踐基地)—講(年級親子閱讀展演、校級親子品書會)”三部曲,構筑家校大閱讀合力。
學生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讀寫能力得到提升,每年均有50多人次在國家級刊物中發表文章,40多名師生在市級以上讀寫活動中獲獎……在豐富的閱讀活動中,師生逐漸成為具有家國情懷、敢于擔當的人。(山東省威海市鯨園小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