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積極響應共青團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一線,無私無畏,奉獻自我,服務他人……”近日,湖北省志愿者協會給“90后”大學生張妍頒發榮譽證書,表彰和感謝她在疫情期間做出的貢獻。
張妍是一名土家族女孩,中共黨員,武昌理工學院大四學生?!昂倨陂g,每天在電視上看著一批又一批的醫護工作者、志愿者義無反顧地離開自己的家人,奔赴疫情第一線,我的眼中充滿了淚水,內心充滿了感動。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也想要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彼憫咔榉揽刂驹阜仗栒?穿起紅馬褂,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2月3日,張妍被安排在了咸豐縣的城南社區,做返鄉人員情況登記,并每天電話排查小區居民,詢問他們最近是否出過門,家里有沒有人感到身體不適等一些疫情防護問題。每天早上八點到崗,一直忙到晚上六七點,由于工作量大,中午吃飯都是抽時間輪流吃,“每時每刻都必須要有人在崗位上”。
“今天您量體溫了嗎?”“請問您要到哪里去?還請您戴上口罩!謝謝您的理解和配合!”像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對話,一天中不知要重復多少次,長時間說話使得張妍的聲音變得沙啞,耳朵也因為長時間戴口罩而被拉傷,每天工作結束之后腰酸背痛,可是張妍從沒有叫過苦、叫過累。
2月底,她又被調到縣防疫指揮部協助登記出縣境人員,工作的地點是一個臨時搭建的場地,所接觸的人更加復雜,人流量更大,工作任務也更艱巨?!耙患?,要么選擇不做,選擇了做,那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边@是張妍對待工作的態度。
“沒有父母的催促,也沒有丁零作響的鬧鐘,每天早上卻能從床上準時爬起來,開始忙碌而充實的一天。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它能給我帶來充實和快樂?!敝钡疆數亍敖夥狻蹦且惶?,張妍一共在抗疫志愿服務者崗位上連續工作了53天,共計服務500多個小時?!肮ぷ麟m然辛苦,但也讓我見證了世間許許多多的真善美,有一天一位陌生人扛著一箱飲料送給我們,當我們想著詢問他名字的時候,只看到他默默遠去的背影,人間的真情著實令人感動!”
2月29日,張妍在網上看見了一則消息,有一對夫妻奮戰在抗疫一線,留下十歲的兒子和四歲的女兒在家。她便思考能否成立一個志愿者輔導班,專門輔導抗疫一線工作者的孩子。于是,她第一時間與咸豐縣志愿者協會負責人賀艷玉商議。在得到賀姐的支持后,張妍立即把招募信息發在了大學生志愿者突擊隊的群里,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招募到了11名大學生志愿者。
“從未感到如此忙碌而充實!”在網上輔導孩子學習之余,張妍還報名參加了咸豐縣關愛留守兒童“雙結雙促”走訪慰問活動,與貧困留守兒童結對,圍繞親情陪伴、心理疏導、助學扶智、權益維護等方面開展結對關愛。對于自己未來的打算,張妍說:“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疫情勝利結束。盡我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志愿紅也將是我一生的信仰!”(本報記者 程墨 通訊員 劉明楊 朱威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