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居超,女,1972年12月出生,副教授,中國注冊烹飪大師,黑龍江省烘焙大師,中式面點工種國家一級評委及裁判員,黑龍江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考評員,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餐飲營養藝術系主任,執教20年,主要研究方向:面點專業的教育教學研究。
2002年,因學院烹飪專業發展需要,選派原本學食品科學專業的劉居超外出學習面點專業。當年,劉居超已過而立之年,從精力和體力上都已經不能跟20幾歲的學員相比,但劉居超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帶著教學任務來到了省飲食服務培訓中心進行學習,從入門開始,跟著師父學習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在一年后開始進行專業教學。雖然已經開始教學,但她深知“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在近20年的專業教學生涯中,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機會,她便會去看、去學習、去請教、去鉆研,哪怕是跟她已經畢業的學生進行學習。她常對學生說“今天我是你們的老師,明天你們會成為我的老師!”
在她曾經脫產學習的一年的時間里,因為是被迫改行,她也是經歷了從非主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熱愛這個行業的心歷路程,她經常在課堂上跟學生說“我是逐漸喜歡上這個專業的?!边€說“我喜歡上這個專業并取得現在的成就,要感謝學院的領導,是院領導讓一個連飯都不會做的人成為現在的烹飪大師!”
因為沒有烹飪基礎,劉居超最初學習技能很是艱難,曾因為想練習提褶包子,她每天買半斤肉餡回家包包子吃,直練到以后一年內都不想吃包子!為了學習用尖杖搟餃子皮,她每天下班后坐公交車去餃子館練習搟餃子皮,晚上10點鐘才離開回家,如此堅持了整整半年的時間。為了學習搓麻花的新技法,她每天去麻花店買麻花,偷學師傅的手藝;為了學習抻面的技法,她整天跟著黑龍江省抻面大王學習,為他端茶送水,只為讓他再演示一遍抻面的技法。如今,她的抻面技法可謂技藝精湛,在2017年學院教師節文藝演出的舞臺上,她表演了抻面的技能展示,在8分鐘內將普通的面團抻成了細如發絲的4千多根面條,面條的直徑也只有零點幾毫米,當時轟動了在場的院領導和教職員工,也被記者在第二天的生活報上進行報導。
因為是學食品科學出身,在學習了面點操作技能后再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因此,她在教學中很輕松地能將面點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起來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很快。她靈活采用“教、學、做、售”的情境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增加了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培養了滿園桃李。她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多次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烹飪、烘焙技術比賽,她的學生多次獲得國際、國家及全省烹飪技能大賽和烘焙大賽的金獎和銀獎;她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各類技術服務活動:如國際乳業大會的技術服務、全省綠色博覽會的技術服務、精準扶貧項目的技術服務等,學生在鍛煉過程中不斷提高技藝的同時,也磨練了自身的耐力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就業與創業夯實基礎。
為了方便教學,她主編并出版了專業教材3部,主編校本教材6本,均被應用到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方便。如今,她帶領全系教師進行現代學徒制建設,倡導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成立烹飪實訓辦公室,服務于全體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實訓教學任務,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鍛煉和成長,使學生們在校內就能夠體驗到工作的樂趣。今年,她又開始主持本專業在線課程的建設工作,以希望能讓全國的烹飪面點愛好者都能學習到她的專長。
劉居超視學生如子女,用愛心澆灌著每一位學生,她因材施教,輔導學生刻苦學習專業技能,鼓勵學生繼續深造,20年來,她的學生遍布大江南北:有老板、有經理、有廚師長、有教師……她的付出在學生們的身上得到了升華,她在用一個充滿愛的胸懷不斷培養著每一個學生,共同譜寫著和諧而美麗的人生篇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