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我市召開學生食堂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會,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專題安排全市學生食堂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出席會議并講話。
曾卿指出,孩子的事是每個家庭天大的事,學校食品安全毫無疑問是全社會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安全,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扎實做好這項最基本的民生工作。
曾卿指出,要正確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不能簡單以是否發生安全事故為標志,沒有吃出安全事故也可能是不安全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孩子長身體的時候,長期吃學校食堂,既可以吃出健康,也可能吃出病根。如果長期吃沒有安全保障的食品,也許現在看不出來問題,但會一天天埋下病因。家長把孩子交到學校,就是把孩子的身體和未來交給了學校,是天底下最大的信任。今天我在這里講話是市長,在家是孩子的父親;今天參會的在座各位是縣長、局長、校長,在家是父親、母親,或者是爺爺、奶奶。當干部講黨性,干工作講職業操守,做人講良知。全市有890多個學生食堂,每天就餐的學生有35萬多人,涉及的家庭人口占到全市470萬的三分之一。即便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學校得不到保障,也涉及到成千上萬的孩子和家庭,也是廣安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我們作為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學校的負責人,一定要以一個父親母親的角度,體諒家長的心境,善待孩子的身體,正視和解決好這一民生敏感問題。我們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管和保障,并不意味著損害了社會經營主體的利潤和利益,不過是剝奪了那些生產低劣食材和不衛生加工的生存空間。
曾卿指出,保障學生食品安全,要抓食材供應,從源頭上避免不安全;要抓食堂標準化建設,防止加工、儲藏等環節不安全。要建立全市統一的學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購平臺,把安全作為最優先的考量,對食材的采購、配送、供應等環節實行統一規范管理,確保學校食堂食材來源渠道公開、質量可溯、安全可靠。堅持非營利性原則,不收取學校一分錢,平臺建設不需要學校出費用,后期使用也不需要學校出錢,平臺的建設、運行、維護費用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對入圍企業動態管理,每年進行資格審查、符合性審查并綜合打分,實行“末位淘汰”和“黑名單”制度。實行分類分步推進,從今年9月1日起,將全市公辦學校學生食堂的米、面(面粉)、油、蛋等大宗食材訂購全部納入平臺統一管理,高等院校和民辦學校在明年9月1日前必須全部進入。要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由學校自主經營、統一管理,堅決杜絕對外承包或變相承包。要對照良好等級標準,盡快完善學生食堂功能設施,年底前全部做到“明廚亮灶”。要嚴把學生食堂食材出入庫關口,嚴防儲藏等環節不安全。
曾卿指出,各地各部門要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強力推進,確保責任明確到位、制度落實到位、經費保障到位。學校要認真落實學生食堂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工作校長(園長)負責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讓學生、家長、社會滿意。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麗出席會議,副市長胡彥軍主持會議。各區市縣(園區)政府主要領導和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全市有學生食堂的公、民辦學校校長,幼兒園園長,部分民辦學校校長等500多人參加會議。(記者 王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