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4月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強調,要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由華南理工大學對口幫扶的云縣,在2018年9月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成為云南省第一批、臨滄市第一個脫貧摘帽縣,也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對口幫扶滇西最早實現脫貧摘帽的6個脫貧縣之一。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華南理工大學和云縣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合力構建“華工+云縣+社會”三力驅動、“全品牌-全產業-全教育”有機聯動的防返貧造血機制,開啟云縣鄉村振興、全面發展的新征程。
一、深入研究,分析云縣發展新征程的挑戰與機遇
?。ㄒ唬┰瓶h發展新征程的挑戰。云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臨滄市東北部,面積3760平方公里,轄7鎮5鄉,194個村委會(社區),總人口46.3萬人,居住著以彝族為主的22個少數民族,人口居住分散(95%住在山區),屬于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也是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的滇西邊境山區縣份之一。
經過華南理工大學與云縣人民6年攜手攻堅,截至2018年末,云縣貧困人口數量從2012年末的5.28萬人下降到813人,貧困發生率從11.70%下降至0.24%。在顯著的成績背后,資源優勢難以轉化、內生動力孱弱、產業低端落后和人才相對稀缺,依然是橫在云縣面前的四條“攔路虎”,甚至可能成為云縣返貧的直接誘因。
一是生物資源豐富,知名品牌稀缺。云縣高原特色生物資源豐富。有泡核桃面積153萬畝,茶園21.71萬畝,甘蔗14.2萬畝,生物藥材基地19.52萬畝,咖啡面積7萬畝,澳洲堅果面積31.39萬畝,白花木瓜面積12萬畝。但優質資源缺乏產業開發和品牌培育,產品處于產業鏈末端,附加值極低。
二是產業基礎薄弱,發展動力不足。云縣特色產業豐富,但各領域“單兵作戰”,缺乏創新,缺乏先進技術的支撐,再加上交通落后、基礎設施薄弱,嚴重阻礙了產業資源開發利用,成為云縣經濟發展的極大障礙。
三是教育發展落后,科技人才匱乏。云縣基礎教育設施差,信息化程度低, 優質教育資源少,師資隊伍素質參差不齊,信息時代必備的英語及IT課程開課率低。全縣有中小學187所,教師4045人,缺口達800余人,且平均年齡已達到40歲,教師的學歷水平也普遍偏低。
圖1:云縣的地理位置及險峻地貌
?。ǘ┰瓶h發展新征程的機遇。隨著云縣一體化全域戰略的推進,云縣公共品牌建設初見成效,全縣品牌意識得到有效激發,龍頭企業初具規模,示范效應強烈,全縣發展熱情日益高漲。同時,各大產業對品牌、技術和人才的需求呈現倍增態勢,產業品牌化發展、教育高水平提升成為云縣進一步發展的迫切需求。目前,學校針對云茶品牌塑造實施了“1+5”方案,注冊云茶商標,打造“云縣云茶”1個公共品牌以及云縣本地國漢、瀾滄江、惠民等5個茶企業具體品牌。云茶品牌口號“等你千年,養你一生”被演繹成云縣茶歌,廣泛傳唱。針對山地黑肉雞品牌推介制定“1+3”方案,打造“云縣山地黑肉雞”1個區域公共品牌和“云縣火腿木瓜雞”“云縣雞肉米線”“柴氏手撕雞”3個特色品牌。針對云縣旅游產業和品牌,定制“全域旅游”推動康養產業發展,已形成“1+5”的全域旅游規劃。
圖2:“云茶”品牌應用及全域旅游規劃項目包
二、品牌引領,全方位推動產業升級
品牌引領以全方位推動云縣茶、雞、酒、果、水五大核心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立足云縣優勢自然資源以及龍頭企業的發展基礎和現實需求,結合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化工、品牌傳播等優勢學科資源,穩步建設以品牌基礎、傳播媒介、品牌聯盟為支撐的“全品牌平臺”。推進云縣各大產業及相關企業樹立自覺的品牌意識,并全面融入自身的發展戰略。
?。ㄒ唬半p優對接”夯實品牌建設基礎平臺。學校牢牢把握先進技術、發展資金這兩大品牌建設的基礎,把學校在科技、智力、校友等多方面的優勢與云縣雄厚的資源優勢相結合,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激活資源、激活市場、激活資本,全力推動云縣“三張牌”建設,引領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夯實品牌成長基礎,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技術提升方面,針對云縣重要釀酒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等需求,學校組織食品學院、輕工學院、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等相關專家教授為云縣產業提供技術支持,并創設“曾新安專家工作站”“華南理工大學-云縣古茶資源及文化傳播研究所”等合作科研機構,一方面幫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加速實現產品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促進企業培養創新能力,保證企業甚至行業的長效發展。如針對當地特色農產品白花木瓜,學校指導云縣茅糧集團創造性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臨滄市內發展種植30萬畝木瓜基地,并由曾新安教授團隊提供核心技術指導、技術人員培訓、實驗室設備等支持,目前開展的“白花木瓜資源開發基礎研究”和“木瓜醋及膳食纖維飲料開發”兩個項目,對該集團司崗里果酒系列的貢獻達9000多萬元。
圖3:華南理工大學-云縣聯合研究機構
資金扶助方面,針對云縣優勢資源,挖掘學校校友資源開展招商引資。聯系柬埔寨溫州同鄉會投資考察團、新希望六和股份、珠海經濟特區電力開發集團、上海能輝電力科技、360等上百家企業老總來云縣考察新能源、旅游及農業開發項目。已成功促成上海秦森園林有限公司與云縣就全域旅游與精準扶貧項目達成合作,項目總金額達 26 億元;促成云縣與廣東裕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針對山地黑骨雞、核桃等農特產品的深加工,簽訂12億元的投資意向書。
?。ǘ叭灰惑w”做強品牌傳播媒介平臺。學校充分整合自身及云縣媒介資源,著力搭建“節目-活動-媒體”三位一體的品牌傳播媒介平臺。
首先,依托“一檔推動中國品牌發展的節目”,即學校知名品牌專家段淳林教授綜合“電視+廣播+音視頻”形態主創的《淳林話品牌》節目,打造《淳林話品牌·云茶》專題節目,對內激發云縣特色行業、企業的品牌意識,對外通過廣播、電視及新媒體渠道全方位立體式推廣,形成云縣特色品牌的專業化背書和高層次傳播?!对撇鑼n}》通過愛奇藝、微信等媒體平臺向社會推介,累計播放量和聽眾已超過1000萬次(人),接下來將繼續打造“云雞”“云酒”等系列專題節目。
圖4:淳林話品牌云茶專題錄制現場及播出畫面
其次,包裝升級一批特色節慶、體育賽事等重大活動,增強傳播力,打造品牌傳播的又一上佳載體。以品牌化的思路包裝升級已舉辦十四屆的云縣瀾滄江啤酒狂歡節,融入音樂、本地美食和產品等更豐富的文化商貿活動,凸顯民族風情和傳統文化特色、實現節慶活動自身的品牌化提升。學校組織體育學院專家赴云縣實地調研文體建設發展情況,為云縣申請舉辦數千人參與的全國性體育賽事(全國學生定向錦標賽等);協調安排廣州市毅進體育策劃有限公司為云縣開發設計戶外越野賽道,舉辦專業的戶外越野賽事。
圖5:云縣第十五屆瀾滄江啤酒狂歡節及本地美食特產
再次,運用校園新媒體和云縣媒體打造更大的融媒體平臺,配合特定專題進行整合傳播。2019年3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的云縣融媒體中心與學校官網、官微的主題宣傳聯動取得良好效果。在云縣雞肉米線這一公共品牌的打造中,融媒體平臺分別以《云縣第二彈:屬于你的美食專窗》《這一碗米線,華南理工人吃的格外香》為題進行了報道,校長高松院士在中央電視臺第一頻道為幫扶云縣做消費扶貧宣傳,有效提升雞肉米線品牌的知名度。計劃進一步匯聚、融合華南理工大學校內、校友及云縣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各類自媒體,形成更大范圍的影響力。
圖6:校長高松院士在中央電視臺第一頻道為幫扶云縣做消費扶貧宣傳
?。ㄈ岸喾絽R聚”組建品牌聯盟戰略平臺。以云縣各大產業龍頭企業為主體,匯聚更多企業成立云縣品牌聯盟這一戰略平臺,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頭作用,通過龍頭企業集群聯盟,吸引更多中小企業、新興企業、苗子企業、合作社等加入品牌聯盟,共謀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學校學術資源聘請知名品牌專家、企業家、學者組成顧問委員會。
品牌聯盟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宣傳、統一學習。成員參與聯盟活動、公開資源、共享資源,聯盟內成員團結一致,進行長期可持續的交流溝通,總結經驗、提升水平、促進合作,有效促進內外交流,匯聚品牌專家、上級部門意見和智慧,對實體產業進行更精準、更有效的幫扶。品牌聯盟積極開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匯聚云縣企業,統一共識,同時還邀請國內十余位品牌專家,以云縣品牌打造和產業升級為題舉辦學術論壇。結合“華園云州大講壇”等平臺周期性開展主題講座、專題交流等活動,形成外部專家咨詢、內部經驗交流的資源和智慧聯動機制。深入成員單位,開展培訓及課題咨詢,直接提供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確立重點項目,匯聚內外資源研究解決云茶、云雞、云水亟需解決的問題。2019年7月云縣品牌聯盟(籌委會)組織開展徐霞客游云州路線探察考證活動以及徐霞客游云州380周年文化活動,推動云縣徐霞客游線標志地認證申報,助力云縣旅游公共品牌建設。
圖7:徐霞客游云州路線探察考證活動
三、產業升級,多渠道匯注教育資金
品牌引領云縣產業向品牌化、聯盟化、集群化穩步發展,目前云茶、云雞、云酒、云果、云水從開發、包裝到銷售,已經得到較為成熟完善的市場化發展,初步形成了從資源到產品到品牌到產業鏈的自我造血機制,逐漸走向全產業鏈的升級煥新,有效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并為當地教育發展提供了多渠道、可持續的資金扶持。
?。ㄒ唬┬∑髽I,大愛心:打造“愛心系列”反哺教育。以愛為源,打造“愛心系列”品牌企業。利用云縣優質古茶資源,學校組織學生創新創業團隊與當地茶企合作,生產“愛心茶”,并充分利用校內、校友和社會資源,幫助“愛心茶”打開銷路、拓展市場,助力云縣企業經濟增收?!皭坌牟琛变N售額的30%注入學?!胺鲐殞m椈稹?,用于云縣的教育幫扶工作。起步僅一年,“愛心茶”銷售達到80多萬元,累計貢獻幫扶資金24萬元?!皭坌牟琛遍_創了“以研興農、以商養教”新模式,有效把企業發展和教育幫扶相結合,打造了產業反哺教育的樣板。下一步,學校將與云縣更多企業達成合作,推廣“愛心茶”模式,擴大反哺規模和愛心示范效應。目前,“愛心水”也已落地實施,穩步推進。
以購代捐,打造“愛心系列”品牌活動。學校組織舉辦了第一屆“幫扶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展銷會”,倡導以購代捐,把云縣“非遺”柴氏手撕雞、白花木瓜酒、千年古樹茶等當地優質農特產品引進校園。展銷會受到華工師生、校友以及校外人士熱烈支持,僅三天的現場銷售總額就達到52萬元,其中10%也被投入到學?!胺鲐殞m椈稹庇糜趲头鲈瓶h教育。此外,與展銷會同期舉行的扶貧濟困愛心捐款活動,收到師生捐款60余萬元。
圖8:展銷會開幕式及媒體報道
?。ǘ┐舐撁?,大基金:成立“品牌聯盟教育基金”。在壯大品牌聯盟這一戰略平臺的同時,成立“品牌聯盟愛心教育基金”,由龍頭企業帶動,號召云縣更多企業在共享品牌引領、產業升級紅利的同時,投入部分發展收益反哺教育,打造獨具特色、高效廉潔的品牌化教育專項資金池。云縣已有瀾滄江酒業集團、茅糧酒業集團、嘉木茶業公司、龍潤茶業集團公司、國漢生態茶業公司等5戶國家級龍頭企業;4戶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9戶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學校與云縣前期已通過聯合這18家龍頭企業以及學校資產經營公司成立“品牌聯盟教育基金”,募集首期資金120萬元。
?。ㄈ┐螽a業,大財政:產業升級“反哺”教育財政。品牌引領下的產業整體提升帶來了云縣財政收入以及相應教育財政投入的整體性增長。產業增值方面,“云茶”品牌推廣間接帶動47.2萬畝茶園、近20萬農戶增收1.52億元;“云雞”預計為云縣柴氏手撕雞、云縣雞肉米線和火腿木瓜雞三個項目帶動消耗云縣2400萬只山地黑肉雞,產值數十億元;茅糧酒業曾新安專家工作站打造的拳頭產品司崗里白花木瓜酒近三年累計新增利潤9000多萬元;“全域旅游”推動康養產業發展,預計2025年云縣旅游人次將突破千萬人次,綜合收入逾百億。教育財政投入方面,2017年至2019年6月縣級教育投入共計14.91億元,同比增長明顯,產業升級反哺教育財政的良好勢頭初步呈現。
四、教育振興,構建大教育扶貧格局
在直接投入和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學校與云縣根據“一個面,兩條線”的規劃總旨,構建了以大中小幼教育為核心,干部教育與企業家教育雙線并進的“大教育扶貧”格局。
?。ㄒ唬┤娓采w,完善學校教育布局。針對云縣教育資源稀缺,科技人才匱乏的發展困局,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學校教育幫扶體系,形成了全日制本科、???、中專、中小學以及成人教育全覆蓋的深度教育幫扶模式,深度提升云縣發展的人才內生動力。
對接發達地區教學資源提升中小幼學校教學水平。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分別與云縣民族中學、云縣愛華完全小學和大寨鎮邦別完小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加強兩地師資交流,2018年11月以來,云縣教育系統45人次來學校培訓或跟崗學習,附屬實驗學校派出4名教師開展義教活動;支持云縣學子到華南理工大學參加青少年科學營活動;聯系公司捐贈價值45萬元的70寸智能教學一體機改進教學信息化手段;協調西部計劃志愿者、美麗中國支教團隊到云縣支教。至2018年底云縣小學英語開課率由原來的6%左右大幅度提升到32.3%。鏈接廣東本科高校優勢資源進行中職、中專、本科升學幫扶。在云縣大力宣傳“國家指令性少數民族預科班”“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面對農村學生的自主招生計劃”,為云縣學生提供更多升學的基本途徑,幫助解決升學難問題。搭建優質教學資源遠程共享平臺幫扶成人教育,解決再教育與終身教育問題。
圖9:捐助教學設備及支教志愿活動
?。ǘ┲鄹刹?,解放思想轉變理念。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鄉村振興、旅游規劃、金融、心理等專題培訓,開放價值1億多元的華工優質學習資源(13個專業395科次),促進云縣干部思想解放、轉變發展觀念,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綜合能力。
一方面,請進來。投入300萬元打造“華園云州大講壇”品牌活動,不定期組織專家教授前往云縣授課培訓。學校副校長黨志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品牌專家段淳林教授、中國著名企業文化與戰略專家陳春花教授等相關專家學者,先后主講高質量專題報告11場,培訓黨員領導干部及事業單位負責人5300余人次。另一方面,走出去。積極整合資源,放眼全國邀請名師,從清華大學、廣東省委黨校、社科院等單位遴選相關領域頂級專家學者,積極組織云縣干部來粵、赴京開展短期培訓,四年來累計培養黨員干部239人次。
圖10:云州大講壇
?。ㄈ┰a業,調動企業家積極性。通過充分開掘多樣化活動中的教育意義,啟發企業家思想,調動企業家積極性,進而促進企業家的自我提升。
第一,廣泛開展調研。調研過程就是教育扶智、思想激活、士氣提振的過程。2018年以來,校領導親自帶隊,和師生校友赴云縣開展各類專題調研120余人次。在開展全域旅游規劃的調研過程中,課題組各學科專家先后30余人次赴云縣開展實地考察,召開各類交流座談會20余場,足跡遍布縣、鄉、村。調研交流反響熱烈,激發了云縣企業及云縣人民的信心,部分企業家甚至主動申請加入調研團隊。云縣彝族音樂人楊天龍、彝族詩人劉世堅受調研啟發,將云茶品牌口號“等你千年,養你一生”演繹成云縣茶歌,并專程到學校藝術學院與專家探討、修改完善,錄制形成可以廣泛傳播的音頻、視頻,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圖11:學校黨委書記章熙春、校長高松院士帶隊調研
第二,展銷會現場教育。對口幫扶農特產品展銷會大大激活了參展企業家創新發展的思想和內生動力。在隨后的技術與銷售對接會上,部分參展企業提出了產品包裝優化、品質提升及新產品開發等技術需求,還提出參加華工組織的經營管理培訓、在華工開設專窗銷售產品等品牌基礎建設的需求。針對這些需求,學校積極組織相應的校友企業、校內專家和教授、機關部處進行了全面對接。
第三,開展專場培訓會。學校針對云縣企業家分期舉辦培訓及現場教學。首期重點針對18家龍頭企業及12家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開展,第二期擴大至50家企業,未來還將容納更多企業加入。通過到茶葉電商銷售平臺現場教學,打消了云縣企業家們對電商銷售的不信任感,直接推動他們與電商銷售平臺的合作對接。
五、下一步實施與推廣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學校深刻認識到,教育是培養人才、實現鄉村振興良性循環的重要途徑。其中的關鍵,就在于解決優質教育所需龐大資金和資源的持續投入問題。
云縣“全品牌-全產業-全教育”有機聯動的造血式振興模式找到了品牌引領這一關鍵機制,充分發掘并發揮了高校扶貧的優勢和特色,“四兩撥千斤”,通過打造品牌培育的三大平臺,通過龍頭企業、重點產業的品牌培育示范效應,帶動全產業升級,立體化反哺學校、干部、企業家教育的同時,也為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下一步,將基于品牌聯盟這一戰略平臺,擴大企業參與規模,促進云縣產業全面升級,扶助云縣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進一步強化業已啟動的“品牌引領-產業升級-教育振興”良性循環機制。
在云縣“后脫貧”時代,學校將以鄉村振興為重要突破口,促進規劃成果轉化和落地,堅持走凸顯高等教育優勢、注重內涵發展質量、激發內生動力實效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路,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推動定點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寫好教育幫扶“奮進之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